•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根與未來同守望——兩岸青年浙江大陳島同心築夢

2021-03-15 09: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臺州3月14日電(記者 范宇斌)“我終於來到外婆的故鄉!”這曾是最初遷居臺灣大陳人的心願,如今完成這個心願的,還有他們的後代,臺灣青年劉樂妍是其中一個。

  大陳島位於浙江省中部臺州灣東南海域。2021兩岸青年才俊魅力臺州行交流團于13-14日走進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大陳島。

  20世紀50年代,約1.5萬名大陳居民被遷至臺灣。由此,大陳島與臺灣建立起割不斷的血脈聯繫。

  “我覺得血脈牽連很奇妙。”到大陸五年來,劉樂妍奮力突破時空的距離,陸續找到祖輩的棲居地,也找回了自己的根。舉著鏡頭,她在大陳島“吃播”美食、直播美景,忙著與網友互動,她希望更多臺胞來大陸尋根、逐夢。

  漫步烏沙頭棧道,欣賞美麗壯觀的東海,臺灣青年陳竹音説:“我是看著海長大的,這裡的海讓我想到家鄉基隆的海,當年大陳居民抵達臺灣的第一個地方就是基隆。”

  陳竹音了解了兩地的歷史淵源後,她感慨:“大陳島就像是母親與孩子分離的地方,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我們不能做一個忘根人,不能忘記歷史。”如今,她已選擇在大陸工作,並願成為兩岸歷史文化的傳播者。

  臺灣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第二次到訪大陳。他談及,“這裡是父親曾經待過的地方,他曾講起過許多大陳往事,這也是他一生難忘的。”看著海岸旁盛開的春花,丘智賢不禁感嘆稱,“不知父親當年趕路時是否有小花幾朵相伴?”

  大陳記憶未曾停止,大陳人到臺灣後靠著自己的雙手開創一番天地。丘智賢舉例道:“我父親有幾位部屬在臺灣釀造紹興黃酒,讓浙江記憶在臺灣得以傳承。”

  這是一座尋根之島,兩岸青年在此共憶歷史,凝聚親情,為擴大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發揮積極作用。

  展望大陳發展出路,在臺臺兩地青年民宿文創座談交流會上,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副理事長遊智彬説,“我看好大陳旅遊業態發展,以民宿業助推海島鄉村振興是當前可行之路,可挖掘更多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點化為新媒體形式,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

  陳竹音希望大陳島能建設兩岸青年創作基地,讓更多青年來此創作、交流,並結合在地文化,挖掘並傳播更多大陳故事,使之成為大陳後代乃至臺灣青年築夢的美好家園。

  美麗的海島、鮮甜的海鮮,大陳魅力十足,在臺灣青年吳浩天看來,大陳發展要跳出固定的思維,挖掘更多的故事元素,兩岸青年可以發揮各自優勢,互補互鑒,共築夢想。

  臺州青年莫可深有同感,此行交流中他發現,兩岸大陳鄉情及大陳島墾荒精神就是兩岸青年攜手創業很好的基礎,講好大陳故事、兩岸故事,青年之力不可忽視,也應有作為。

  甲午岩畔,春暖花開,一座名為“思歸”的石亭靜靜佇立……

  聆聽著海濤陣陣,丘智賢回想起父親日記中所寫“和平是多麼的寶貴。”他表示,“包括大陳籍臺胞在內的許多臺胞對故鄉的一草一木,無不承載著濃濃鄉情,尋根是為激發內心的情愫,從而涌動起在大陸創業奮鬥的動力。”(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