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訪台北書院山長林谷芳:能交流非理所當然 遇中斷方覺其珍貴

2021-02-17 09:0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專訪台北書院山長林谷芳:能交流非理所當然 遇中斷方覺其珍貴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電 題:專訪台北書院山長林谷芳:能交流非理所當然 遇中斷方覺其珍貴

  中新社記者 劉舒淩

  農曆辛醜新春,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與家人到臺東遠足、散心。回臺北接到中新社記者電話,他説自己去年2月返臺後,已有一年時間未到大陸,是這30餘年來非常特殊的一個狀態。

農曆辛醜新春,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電話訪問,回顧2020年兩岸文化交流、民間往來並展望今後發展。他説,來往久了,有些事情會覺得理所當然;一旦中斷,才讓人驚覺原來兩岸能如此來往是彌足珍貴的。<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發 林谷芳先生 供圖

  農曆辛醜新春,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訪問,回顧2020年兩岸文化交流、民間往來並展望今後發展。中新社發 林谷芳先生 供圖

  自從兩岸開放探親(1987年)隔年第一次來大陸,林谷芳已往返兩岸600多次。與歸鄉探親的外省族群、外出打拼的臺商群體不同,他説自己來大陸“到處走”“是為印證生命所學的真實與虛妄,看看書裏讀、想像中的中國與現實中國之間的異同”。

  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這位文化學人暫時停下了往返兩岸的腳步,在北京、上海、杭州、寧波等地主持的中國文化和禪學藝術講座也告中斷。新年裏回看這一段經歷,他説,來往久了,有些事情會覺得理所當然;一旦中斷,才讓人驚覺原來兩岸能如此來往是彌足珍貴的。

  “我這一代人更有感覺。40歲以前,基本上不敢相信會有一天能夠到神州大地去,也因而更加珍惜兩岸的交流。年紀輕的人,歷史感不那麼濃厚,但這一次他們應該也有領略——沒有往來的時候,才會去想是怎樣的一個歷史契機讓兩岸交流能達到前此這樣一個‘理所當然’的地步。”

農曆辛醜新春,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電話訪問,回顧2020年兩岸文化交流、民間往來並展望今後發展。<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發 林谷芳先生 供圖

  農曆辛醜新春,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訪問,回顧2020年兩岸文化交流、民間往來並展望今後發展。中新社發 林谷芳先生 供圖

  近年來,林先生保持著在臺北知名大報時評版面撰寫專欄的習慣,為延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直言不諱。他説,從文化基點出發,在更長更遠的坐標下看待當前現象,兩岸間有時互動密集一些,有時減少一點,仍只是量上的差異;一些政治的原因並沒有顛覆文化基點上兩岸之“同”。

  有觀察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在臺灣逐漸衰弱已歷30年,近來更從官方、主流文化舞臺上大幅消退,一些“去中國化”言辭、舉動引來文化“脫鉤”的憂慮。對此,林谷芳提出,一些人不出聲,不代表不存在,他們只是由顯而隱。如果一扇視窗重新打開,設法讓它由隱而顯、撥雲見日,其實也沒那麼難。舉個例子,再怎麼宣揚“獨派”主張的人,也一樣在拜媽祖。只要文化的根還在,或許一時被隱蔽,但它重新冒上來也就是自然的。他説,“獨派”一些文化上的想法就是一種浮漚泡沫,沒有堅實的基礎。

  關於未來兩岸接觸,林谷芳期望,大陸可展現實力與氣度,提供兩岸之“合”的未來性等“利多”;臺灣則要如實地看待自己、看待大陸,懂得謙卑。他説,臺灣如果不能在中華文化圈裏找到某種類型的中心定位,譬如保存中華傳統文化,或體現中華文化當代性的一個中心,絕對會邊陲化;找到定位,就不會在兩岸大小對比中進退失據,臺灣可融在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並得到正面回饋。

農曆辛醜新春,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電話訪問,回顧2020年兩岸文化交流、民間往來並展望今後發展。<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發 林谷芳先生 供圖

  農曆辛醜新春,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訪問,回顧2020年兩岸文化交流、民間往來並展望今後發展。中新社發 林谷芳先生 供圖

  近兩年,時常有人憂心忡忡來找林谷芳先生談兩岸態勢,“我每次都講一句話,否極泰來”。他認為,現在,阻斷兩岸往來連不成理由的理由都講完了,戾氣耗盡,下一步應該會有反轉。

  大陸各地跟隨學習中國文化、禪學藝術的學生已像家人一樣,林谷芳受訪時説,以往過年盡可能不外出,當交流再次恢復正常,他將多來大陸過春節,明年先到寧波。

  今年70歲的林谷芳先生,是臺灣知名的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2016年中華文化人物”名銜獲得者,他曾創建臺灣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2010年以來所主持的臺北書院亦是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完)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