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有意義對話”?蔡英文必須納上“投名狀”

2021-02-14 16:12:00
來源:東方網
字號

  被美國稱為“臺灣民選代表”的蔡英文,趕在農曆新年前喊話“願意促成兩岸有意義”對話,並稱“主動權”在大陸手中,遭到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先生的嚴詞駁斥。去年10月份以來,蔡英文發表數次涉及兩岸關係的講話,不再直嗆大陸,調門明顯變軟,島內媒體也鼓吹蔡英文的所謂“善意”。然而,大陸的感覺到的卻是涼涼的“寒意”。

  首先,蔡英文在一個“臺獨”意味濃厚的所謂的“國安會議”上向大陸喊話,就是一種挑釁。“國安會議”體現“主權”象徵,蔡英文在這個會議上口稱“中國”,向北京喊話,就是在搞“兩國論”,就是在宣楊“臺獨”,就是赤裸裸的向大陸挑釁,這樣的講話調子再低,姿態再軟,也沒有什麼“善意”可言。

  其次,蔡英文的講話只是現實壓力下的一種應對方式。蔡英文上臺以來,執行一系列的“臺獨”戰略,從臺灣的名稱,到改版的所謂的“護照”,從“去中國化”到歷史教科書的改造,從島內媒體的泛“綠色”到政治生態的層層“綠光”,蔡英文早已改變了兩岸關係的現狀。只是,改變兩岸關係現狀必遭大陸打擊,當美國遏制大陸的“棋子”,就必須看主子臉色。蔡英文去年十月份向大陸喊話,是大陸宣佈“沒有海峽”中線的結果。元旦講話,只是對在美國大選中“押錯寶”後,想留條後路。現在,只是應因拜登執政後中美關係的調整。

  第三,蔡英文把破壞兩岸關係的“鍋”甩給大陸。蔡英文稱兩岸關係“關鍵的鑰匙在中國手上”,把兩岸的嚴峻形勢歸究于“這一年多來,對岸軍機軍艦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頻繁活動”,擺出一副委曲相,仿佛是大陸破壞了兩岸關係,改變了兩岸現狀。

  蔡英文上臺以來,兩岸關係一年比一年嚴峻,甚至已經到了軍事對抗的關鍵節點,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蔡英文拒不承認體現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實行了一條“反中抗中”的“臺獨”路線,採取了一系列的破壞兩岸關係的“臺獨”動作。現在,狂奔到“臺獨”大門前的蔡英文突然發現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的利劍高懸著,就轉過身來跟大陸談和平,要開展“有意義對話”,真讓世人笑掉大牙。

  所以,蔡英文要與大陸開展“有意義對話”,首先,要搞清兩岸關係嚴峻的原因在哪,把兩岸關係的性質講清楚,把臺灣的定位搞準確。現在,美國都很明確把民進黨當局定位於“民選代表”,這個符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精神。蔡英文不要一會兒所謂的“中華民國臺灣”,一會兒“臺灣”的兜售“臺獨”了。其次,認清美臺關係實質,不再挾洋自重。其實,即使特朗普、蓬佩奧之流在臺上的時候都沒有支援“臺灣獨立”,他們只是鼓勵縱容“臺獨”活動,把臺灣作為一個遏制大陸的棋子。現在,蔡英文説“美臺關係依然穩定”,只是臺灣的“棋子”地位沒有改變罷了。再次,不要把臺灣抬的太高了。兩岸統一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兩岸關係是中國內政,全球也好,亞太也好,誰也阻擋不了中國統一的步伐,蔡英文用不著老搬著什麼印太區域、全球焦點來抬身價,大陸針對兩岸形勢選擇解決兩岸問題的方式,天塌不下來。

  總之,蔡英文真想開展“有意義對話”,鑰匙就在自己手上,兩岸關係這個鎖就是一把鑰匙,而且大陸始終沒有收回來。在當前的兩岸關係條件下,空口説白話一點用都沒有,蔡英文民進黨當局必須明白,承認“九二共識”,是兩岸開展“有意義對話”必要條件,是蔡英文必須獻上的“投名狀”,不要幻想著對大陸喊一次話,大陸的艦機就不來了,艦機是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利劍上刀刃,只要“臺獨”分裂活動仍在繼續,只要國家尚未統一,只要臺灣執政當局沒有説清兩岸關係的性質,它們隨時都會過來,“吃不好年夜飯”也會是常有的事。(且十)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