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胞春節留川過年:哪邊都是家!

2021-02-13 15: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你和世界的關聯

  是從家鄉開始的

  ......

  你安家在別處

  家鄉一直在你身後

  在成都的第8年,2021年春節,臺胞謝柏園想要組織一場“思鄉宴”,讓留在成都過年的老鄉們能夠聚一聚,配合防疫要求,他將人數控制在30人以內,結果開放報名僅10分鐘,就人數爆滿。

  城市另一邊,嫁到成都的臺北姑娘宓欣怡,一大早就和老公一起,帶著兒子女兒來到花卉市場。買花過好年,這是她從家鄉帶來的習慣,何況晚上,她要和在臺北的父母視頻,家裏漂亮點會更好。

  

  臺客思鄉宴

  留川過年,是今年不少在川臺灣同胞的決定,對於他們而言,這是響應留在原地過年的倡議,也有著兩邊都是家的情感。正好,有交到四川女友的臺青,緊張準備著去女孩家裏拜訪,也有剛入學川大的學生,想要好好感受下四川過年的氛圍。

  此心安處是吾鄉,從成都到臺北,1824公里的直線距離,串起了臺胞們的兩個家,口味不同、風俗不同,但同樣的熱鬧和祝福。

  家宴

  麻油雞湯中的“鄉愁”

  2月5日,南方小年,成都天氣晴好

  謝柏園走進廚房,一大鍋麻油雞湯正氤氳著濃濃香味,他舀起一勺聞了下,對廚師點了點頭,“就是這個味道。”

  作為這場家宴的發起人,謝柏園希望能讓赴宴的親人們找到家的味道。於是,黑芝麻油是他託人從臺灣帶來的,土雞是他所工作的濃園自己養殖的,濃濃一鍋,滿滿的思鄉。參加這場家宴,每個家庭都要自備一道菜、一些點心零食,或者飲料,“大家會更有主人家的感覺,參與度、融入感都會更高”。

  黃昏漸至,人們赴約而來。

  有人帶來兩箱臺灣的小零食,也有人帶來了春聯和“福”字,還有的家庭,乾脆帶來了一整筐新鮮蔬菜。

  “其實這次家宴,已經準備了小半年了,主要是配合防疫的要求。”謝柏園是濃園創客發展中心主任,來到成都8年,他記得臺灣年夜飯一定要有魚,還不能一次性吃完,寓意“年年有餘”;也享受在大陸每個除夕夜都陪岳母打麻將,熱熱鬧鬧的一家人;包括因為工作關係,每個春節都要上班,“我在成都很幸福,很感謝這裡。”

  有謝柏園這樣的“老成都”,也有剛剛到成都的“新”臺胞。

  在家宴上,臺中妹子何品珊與臺灣親人視訊連線,“阿母、外婆,現場很多朋友都看著你們的。”“那我們要笑得更美一點。謝謝大家一直這麼照顧我女兒,也祝大家新年快樂、平安健康。”

  對於何品珊而言,她想念臺灣親人,但也對第一次在大陸過春節充滿期待,“成都朋友已經邀我除夕夜去家裏吃飯。希望疫情快點結束,有更多臺灣朋友來成都。”

  選擇

  哪邊過年都是家

  因為工作的緣故,臺北姑娘宓欣怡錯過了這次家宴,但她也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自己小家庭的除夕夜,在三聖鄉買花,蛋糕店定蛋糕,包括除夕夜的功能表和原料。

  今年是宓欣怡在成都生活的第12個年頭,對於現在的她而言,成都是家,臺北是娘家。宓欣怡的父母思想比較傳統,他們認為出嫁的女兒春節應該多陪公婆,但又捨不得遠嫁的女兒,於是他們和女兒做了約定,每隔一年就來成都過年。

  “我爸媽很喜歡成都,覺得這裡的生活很舒緩。”去年,因為新冠疫情,宓欣怡的父母來成都過年的計劃取消了。今年,宓欣怡和丈夫早早買好了成都飛往臺北的機票,但因為就地過年的號召,最終還是把機票退掉了,“雖然不能和父母團聚,但一家人都健康平安,在哪邊過年都是家,一樣幸福。”

  説這話時,丈夫李翊華將兩個孩子帶到兒童房,將安靜的空間留給妻子,體貼的丈夫,多年來的相濡以沫,讓宓欣怡無數次感嘆命運的奇妙。

  臺北姑娘的她,和成都長大的丈夫,相逢是在萬里之外的南非,那時,李翊華時常向宓欣怡介紹自己家鄉的美食和風景,遙遠的成都讓她好奇,“他是一個特別細心的人,處處為人著想,做事情也有條有理,我被他吸引了。”

  2009年,宓欣怡不顧父母的反對,辭掉了南非高管職務,隻身一人和丈夫回到了成都。事實上,這段婚姻一開始是遭到了娘家人的反對的,置氣的母親甚至都沒有出席女兒的婚禮,直到孫子出生。

  女兒的幸福終於讓老人們放心了,2019年,欣怡的女兒樂樂在成都出生了,於是,他們和女兒做了第二個約定,每年6月到9月來成都,陪伴這幸福的一家四口。

  幸福的欣怡全家

  以前,欣怡的父母來成都的過年,團年飯上會有各式各樣的臺北傳統的年菜,每一道菜背後都蘊藏著美好的寓意。例如,白斬雞寓意吉祥如意,是臺灣過年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但今年年飯桌上,不太擅長做飯的宓欣怡只好用超市買來的成品滷雞代替白斬雞,“但是祝福和心願還是一樣的。”

  計劃

  留川過年不孤單

  心有所依,異鄉亦是家鄉。

  這是李偉國第一次過年沒有回臺北,但他覺得並不孤單。和其他臺青約好,他們的家宴在一家臺灣菜館,炒米粉、客家小炒、十全大補烏骨雞、麻油雙腰、幹蝦米糕、東坡封肉、香腸蝦卷雙拼盤……家鄉味一一上桌。

  李偉國第一次過年沒有回家,但並不孤單

  “當我提議一起吃團圓飯,很多和我一樣留在成都過年的園區臺青都一拍即合,大家都希望能抱團過個暖心年。”李偉國特意為這次聚會趕寫春聯——上聯:兩岸青年聚蓉城,下聯:牛轉乾坤迎新春,橫批:中華燦爛。同時,他還特意帶上了自己手作的生巧克力伴手禮,“我覺得手作最能表達自己的心意,希望新一年能更用心用情服務大家,也希望大家的生活和事業像巧克力一樣甜蜜蜜。”

  相比之下,臺灣音樂人阿良的春節,甜蜜中又有點緊張。留在四川,他將到德陽,正式拜訪女友的親人,這位在舞臺上總是那麼自信的青年,忐忑地問著身邊的“過來人”們,“買什麼禮物最適合,我需要注意些什麼。”

  在成都6年,阿良一直記得自己剛來時,他開琴行、去酒吧表演,認識很棒的本土音樂人,但私下很宅的他,卻沒有真正感受過這座城市,“第一年去了四次寬窄巷子和錦裏,因為朋友來了成都,要陪下。”

  一點一點的,他的朋友圈在擴大,如今,他在成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學生、事業,還有愛情,“感謝成都圓了我的音樂之夢。”他俏皮喊話女友:“2021,早點把我‘訂’下喲”。(台灣網、四川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