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商家庭在閩過年:線上圍爐 別樣暖心

2021-02-12 11:5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漳州2月12日電 題:臺商家庭在閩過年:線上圍爐 別樣暖心

  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乾杯……”

  11日,大年三十晚上6點整,臺商曾文子一家人開啟他們在大陸“別樣”的團圓飯,並與臺灣親朋好友視頻連線相互傳遞新年祝福,一起“線上圍爐”。

  曾文子現為福建省漳浦彩露華化粧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來到大陸投資興業24年的她繼續深耕她的“美麗事業”。如今,她的丈夫、弟弟、兒子、兒媳婦也參與其中。

  2月11日,大年三十晚上六點整,臺商曾文子一家人開啟他們在大陸“別樣”的團圓飯。 張金川 攝

  “除夕夜吃團圓飯是中華傳統習俗,一家團聚很重要。”曾文子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1997年,她與丈夫吳錫祺一起從臺灣彰化來到福建漳州創業。近十年來春節都會回家過年,今年疫情下雖沒能回家,但用這樣的方式過年,同樣感覺倍加親切,別樣暖心!

  “大陸除夕團圓飯菜與臺灣差不多,有雞、鴨、海鮮等。”吳錫祺向記者介紹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他還特別提到一道菜“紅鱘米糕”,“這道菜在閩南習俗中意味著來年大豐收!”

  臺商曾文子一家人與臺灣親朋好友視頻連線相互傳遞新年祝福,一起“線上圍爐”。 張金川 攝

  回憶起大陸創業經歷時,並最終把“美麗工廠”落戶漳浦縣,夫妻二人少不了一番感慨,“這裡語言、文化與臺灣相通,倍感溫馨”。

  讓曾文子感到特別暖心的是,疫情下當地政府部門對臺商臺企的關照與扶持,“兩岸一家親,應該要更親!”

  臺商曾文子一家人與臺灣親朋好友視頻連線相互傳遞新年祝福,一起“線上圍爐”。 張金川 攝

  曾文子説,她在春節放假前,也給每個員工兩盆從臺灣引進來的“鳳梨花”(也叫“招財花”)、一份春節禮盒和50個口罩,“讓每個員工感覺到溫馨。”

  “漳浦物産豐富,閩南與臺灣飲食習慣很相似,在這過年感覺有种家鄉的味道!”陳莉樺是曾文子的兒媳婦,在她看來,以前通常大年初二要回娘家過年,但現在都倡導微信拜年,網路很方便。

  臺商曾文子給孫子發新年紅包。 張金川 攝

  除美粧護膚主業外,曾文子夫妻還創辦鳳梨農場。曾文子的弟弟曾熒煊于2018年也來到漳浦,與姐姐、姐夫一起拓展生態農業,這是他第一次在大陸過年,“在大陸三年,我很習慣這裡生活。”

  去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曾文子公司産品進入大陸市場的步伐加快。如今,拓展“微商”、電商銷售……擴大內銷,成為她一家拓展“美麗事業”的新版圖。

  臺商曾文子的丈夫吳錫祺與臺灣朋友視頻連線拜年。 張金川 攝

  “大陸市場廣闊,去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産品正由出口轉向內銷。”曾文子説。談及未來,新年打算把觀光工廠設計、內飾環境做好,同時與“鳳梨酥”食品産業結合在一起。

  漳州市是臺胞主要祖籍地、臺商投資聚集區。春節前夕,漳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也倡議在漳臺胞臺企及其會員和家屬在漳過春節,並勸導外地親友今年春節期間減少人員往來流動。

  “很多在漳臺胞響應就地過年號召,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留在漳州過年。”漳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林伯彥告訴記者,漳臺血緣相親,生活習慣差不多,“我們感覺和臺灣一樣,但這裡的年味和人情味更濃。”

  林伯彥表示,漳州正著力打造閩臺融合先行區,已成為臺企聚集地、臺胞創業熱土,吸引不少臺胞、臺商來此施展才華、實現各自的夢想,“這裡是我們宜居地。”(完)

[責任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