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舉辦 聚焦“維護和平穩定 深化融合發展”

2020-12-13 22: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辦。(台灣網 張亞靜 攝)

  台灣網12月13日北京訊(記者 張亞靜)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辦。60余位兩岸專家學者通過連線方式,圍繞“維護和平穩定 深化融合發展”主題進行交流與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高翔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本屆論壇克服新冠疫情等困難如期舉辦,圍繞兩岸關係重大問題進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兩岸關係雖“跋涉山川,蒙犯霜露”,遭受民進黨當局與外部勢力蓄意干擾破壞,但兩岸同胞默默付出、克難前行,兩岸關係發展沒有因遇到一些溝坎而止步。

  高翔指出,希望兩岸專家學者做民族復興的“燃燈者”“提燈人”,帶領兩岸民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舟共濟,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祖國統一,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劉軍川在論壇開幕式上指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動蕩起伏。某些外部勢力為遏阻中國發展壯大,大打“臺灣牌”,民進黨當局甘當棋子,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臺海形勢烏雲密布,兩岸關係面臨嚴峻挑戰。如何克服困難,排除障礙,推動兩岸關係走出陰霾,重現一條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光明大道,是兩岸各界有識之士和兩岸同胞普遍關心的問題。

  劉軍川表示,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和追求。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是兩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加深利益聯結、促進相互理解、實現心靈契合的有效途徑,是造福兩岸同胞特別是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康莊大道。

  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在開幕式上進行連線致辭,他表示,當前兩岸關係緊張,兩岸未來如何共同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實為當前最大之課題。近幾十年來,在投資、經貿、就學、旅遊等方面,兩岸民間連結異常緊密。在歷史的大趨勢下,兩岸繼續交流合作實已不可抵擋,亦為兩岸民眾之最高利益。維護兩岸和平穩定是兩岸應走的歷史大道。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在連線致辭時指出,當前兩岸關係形勢面臨近40年來最嚴峻局面。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借機操弄“反中”“抗中”議題,限縮兩岸交流,企圖減少臺商在大陸的經濟活動,對大陸民眾採取歧視性政策,對兩岸關係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他建議,疫情過後兩岸儘快全面恢復加強文化、教育、體育、宗教等各領域交流。

  開幕式後,20位兩岸專家學者還進行了主題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楊明傑進行總結發言。

  據悉,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以及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兩岸智庫學術論壇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成為兩岸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為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祖國統一貢獻眾多智慧。(完)

  

  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辦。(台灣網 張亞靜 攝)

  

  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辦。(台灣網 張亞靜 攝)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