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耄耋“鼓王”與臺灣學生“雲端”寄相思

2020-11-24 09:0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太原11月23日電 (記者 楊傑英)看著視頻連線中,來自臺灣學生的鼓樂表演,今年80歲的中國“鼓王”王寶燦感慨萬分。

  22日晚,“三晉鼓韻”山西鼓樂藝術經典作品音樂會上,王寶燦作為特邀嘉賓出席。與臺灣的學生連線,成為當晚音樂會的高潮。

  “我們來自臺灣南華大學,都是王老師的學生,祝老師身體健康。”臺灣南華大學的吳佳紋、陳孟辰等7人在視頻連線中為自己的老師送上祝福。

  一句濃濃臺灣腔的“好久不見”,讓王寶燦眼眶泛紅,“我想念我的臺灣學生,他們繼承了山西的鼓樂文化。”

  王寶燦,民族打擊樂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現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顧問、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打擊樂學會顧問,絳州鼓樂團創始人之一。曾任臺灣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客座教授、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太重鼓樂藝術團藝術總監等。

  絳州鼓樂泛指山西新絳縣(古稱“絳州”)流行的鑼鼓樂。歷經上千年的歷史傳承,絳州鼓樂幾經革新、沉澱,如今已經發展為民族打擊樂的傑出代表,載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中心的“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數據庫,並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我的爸爸是為鼓而生的,他簡直就是中國鼓的活地圖,説到鼓便是一副神采飛揚的樣子。”王寶燦的女兒王晟説,與父親一樣,對鼓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從開始喜歡“鼓”研究“鼓”,就註定與“鼓”結緣……

  近60年的打鼓生涯中,王寶燦一直致力於鼓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1998年,王寶燦曾以臺灣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客座教授的身份在臺灣執教15年。直至2014年初才回到山西,在臺執教期間,王寶燦教授了300多位民族音樂系學生,培養出20位專業打擊樂碩士。

  雖已近7年未見,但王寶燦仍能清晰記得每個學生的名字。“我的學生談戀愛、結婚生子都會跟我説,我也像個父親一樣關心他們的成長。他們來大陸,也會來看看我。”

  王寶燦與臺灣學生的聯繫一直未曾間斷,通過網路繼續教授鼓樂知識。至今,臺灣南華大學的鼓樂曲目仍舊沿用王寶燦創作的曲目,學生們也會經常與他進行溝通交流。

  當晚的演出中,臺灣學生通過視頻進行鼓樂表演,向他們的老師王寶燦致敬。

  “我懷念舞臺,也懷念我的臺灣學生,希望中國鼓樂可以在全世界發揚光大。”王寶燦説。

  此次音樂會選取了王寶燦部分經典鼓樂作品《秦王點兵》《牛斗虎》《滾核桃》《戲文武韻》《黃河鼓韻》等。

  “三晉鼓韻”山西鼓樂經典作品音樂會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山西大劇院主辦,山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太重鼓樂藝術團、上海鼓鼓文化藝術團、并州王氏鼓樂藝術團的弟子們傾情演繹。

  據悉,這是王寶燦在臺灣舉辦四次個人音樂會之後,山西第一次舉辦的規格完整的音樂會。(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