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産學界憂未加入RCEP恐被邊緣化

2020-11-17 09:0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臺北11月16日電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簽署。多位臺灣産學界人士表示,臺未能加入該協定,經濟恐被邊緣化。

  RCEP成員包括東盟十國和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該協定簽署後,受到臺灣輿論廣泛關注。

  綜合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道,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美花16日在立法機構備詢時稱,臺灣出口到RCEP成員的商品,有七成資通訊産品已是零關稅,受該協定影響不大。但機械、石化、紡織、鋼鐵等三成傳統産業恐受影響,將個別研究。

  另據《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報道,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臺灣不在RCEP內,加入區域經濟組織的可能性低,未來可能會被邊緣化,同時企業享受不到關稅優惠,也有生産線外移、産業空洞化的風險。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洪福源表示,臺石化産品以出口為導向,近年來配合當局政策,銷往東南亞的規模逐漸增加。RCEP簽署後,臺廠商在東南亞面對大陸和日、韓廠商的競爭壓力將增加。

  多位臺灣經濟學者對島內經濟發展前景表示擔憂。臺灣東吳大學講座教授朱雲鵬認為,未加入RCEP,臺灣將長期被拒于各項區域整合之外,完全沒有出路,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升與平均薪資下降。

  他指出,石化、機械等傳統産業將受到最大影響,石化業已有許多中下游廠商出走,仍然留在臺灣的,是因為産品列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對大陸出口享有零關稅。但ECFA一旦失效,這些産品將被課6%至10%不等的關稅。

  臺灣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祖嘉表示,製造業勞工佔臺灣全體勞工總數逾三成,製造業勞工中有七成從事傳統産業。RCEP生效後,傳統産業一旦出走,將衝擊就業率。他分析,臺製造業對外市場萎縮,就無法創造高報酬的薪資。而從傳統産業退出的勞工,短暫失業後可能轉到服務業,原已偏低的服務業工資將進一步拉低,造成更持久的低薪效應。

  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九所所長譚瑾瑜指出,RCEP將進一步深化成員間的區域合作,臺灣企業將面對更艱難的競爭環境。(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