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商古漢傑的“三代”接力:願做民間鴻雁跨過鴻溝

2020-11-10 08:4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從爺爺到父親,再到我這一代,我們三代人一直希望能通過兩岸的民間文化交流盡己所長,以實際行動促成海峽兩岸的友誼與文化交流,同時也完成三代人的接力。”11月9日,臺商、水王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長古漢傑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如是説。

  古漢傑,祖籍廣東梅縣,出生於緬甸,長在臺灣,其爺爺為中國國民黨成員,其父在緬甸經商後定居臺北。

  古漢傑直言,受祖輩的影響,家在祖國大陸的觀念深刻影響著他。

  眾所週知,奉化因“蔣氏故里”而聲名遠揚,與臺灣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1985年,古漢傑跟隨爺爺第一次來到“蔣氏故里”奉化溪口“尋根”,“爺爺一直心繫祖國大陸,想著有一天能夠回到祖國。”

  11月9日,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古漢傑先生個人收藏展在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舉行,來自臺灣的多件藝術品集中展出。

  將藝術品從臺灣搬運到大陸,古漢傑直言是為了完成三代人的期許,“我們從來不是藝術品的擁有者,只是短暫的保管者。我希望能夠搭建更多的民間交流平臺讓更多的人走進歷史,了解文化。”

  事實上,奉化不僅僅是“蔣氏故里”,同時也是彌勒化身——布袋和尚的出生、出家、弘法、圓寂之地,彌勒文化淵源深厚,被譽為“中華彌勒文化之鄉”。

  在古漢傑看來,彌勒的和樂微笑,體現了面對疫情衝擊,微笑承載的雪竇擔當,又是展示海峽兩岸交流、彌勒文化之鄉的內涵。

  “在這次展出的藝術品當中,除了我收藏的彌勒佛像藏品外,還有一件藏品‘石灣窯彩繪彌勒佛像’是寧波收藏家捐獻給我們用於展覽的。”古漢傑解釋道,此次展覽共展出了81件藝術品和5冊書畫,展覽為期半年,免費對外開放。

  相近的地緣、相通的血緣、相同的佛緣,讓古漢傑與大陸的商緣也同樣相連著。

  2019年9月16日,在大陸考察、投資20餘年後,古漢傑將在大陸的第一家公司正式落戶于浙江省寧波市,“寧波擁有世界一流的港口,公司所需的産品可以通過海上物流直達寧波,非常便捷。”

  秉持著兩岸一家、與子同袍的信念,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古漢傑就行動起來——捐獻公司生産的産品用於疫情防控第一線。

  古漢傑在給浙江省臺聯的信中寫到:“知悉祖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數百同胞身染疾病,徘徊于生死線上,心有慼慼。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乃我華夏子民共有稟性,特聯絡貴辦,願為祛除病魔出力。”

  “願做民間鴻雁跨過鴻溝。”古漢傑表示,人心無法阻斷,親情無法割捨,“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民間使者,我想為兩岸文化的交流,為故鄉佛教的傳承做一份貢獻。”(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