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工商界人士謀産業融合之道:立足新經濟機遇

2020-11-04 09:1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杭州11月3日電(記者 郭其鈺)2020浙江臺灣合作周主論壇——兩岸新經濟論壇11月3日在杭州舉行。來自兩岸工商界的企業家立足新經濟機遇,探索推進浙江與臺灣數字經濟、智造、金融、文創等産業對接合作的新方式、新領域、新渠道,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當前浙江正突出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雙聯動,打造以“網際網路+”科創高地為引領的創新策源地,培育數字安防、綠色石化等一批世界級現代化産業集群。與此同時,臺灣産業經過數十年發展,新的産業結構正尋求新的市場發展機會。

  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介紹,臺灣未來致力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智慧製造與裝備、健康醫療、金融服務、物流運輸、創意設計、影視傳播等高科技和服務業的多元化、高質化發展。“鋻於臺灣産業發展策略和浙江未來整體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浙臺産業應更加緊密交流合作。”

  浙臺産業如何實現優勢互補、深度融合,也是兩岸工商界人士關注的重點。

  如在金融領域,兩岸企業家峰會金融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大陸方面召集人、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建議探索構建兩岸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分佈式賬本系統,形成兩岸金融機構互聯互通的技術平臺,實現資訊共用、産品共用、服務共用,為兩岸企業包括在大陸的臺資企業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務。

  “此外兩岸數字金融領域的標準化建設參差不齊,數字金融的技術標準和安全規範各有長處和短板。”對此李禮輝認為可由創新型金融機構和智庫平臺主導,分析兩岸差異,研究互認互通的可行性方案。

  針對兩岸文創産業融合發展,兩岸企業家峰會現代服務業暨文創産業合作推進小組臺灣方面副召集人鄭家鐘提出了當前臺灣正在實踐的“文創走向再創”這一概念。

  “文創並非單一創新,而是系統性創新,系統的核心包含環境、人因、互動、自主等整套鍊接。”鄭家鐘錶示,科技提供創新工具,但藝術實現更多可能性,文化與科技融合靠概念藝術。

  “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是歷史趨勢。”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認為,兩岸工商界應精誠合作,抓住新機遇,一道深耕大陸內需市場,抱團出海開拓國際市場,實現産業合作、融合發展,共同壯大民族經濟。(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