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2020-10-23 09:10: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10月22日,紀念臺灣光復75週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在兩岸各地,兩岸同胞也紛紛以多種形式紀念臺灣光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值此兩岸關係的關鍵時刻,我們紀念臺灣光復,緬懷先烈歷史功績,回顧共禦外侮的英勇鬥爭,對於共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1945年10月25日,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50年殖民統治之後,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日本侵佔臺灣的50年,是臺灣人民奮起抗爭、心繫祖國的50年。日本侵臺之初,臺灣人民視死如歸,頑強抵抗,其慘烈“遠足以震動天下,俾薄海內外聞之……”臺灣人民用血肉之軀實踐著“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的誓言。

  1937年,盧溝橋戰火燃起,日軍全面侵華,中華大地生靈涂炭。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有5萬多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回到祖國大陸,融匯到全面抗戰的連天烽火之中。

  歷史不會忘記:在日本侵佔臺灣的50年中,臺灣同胞與祖國大陸同胞一道,不屈不撓,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先後有65萬多臺灣同胞慷慨赴死,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臺灣光復的歷史事實雄辯地證明:臺灣的命運歷來與祖國緊密相連。臺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重要成果,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不容改變,兩岸同胞共同抵禦外侮的歷史功績和愛國愛鄉傳統不容抹殺。

  然而,在臺灣光復75年後的今天,我們卻遺憾地看到,這段血與火的歷史被臺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曲解,漸漸被不明真相的人遺忘。有人蓄意歪曲歷史事實,美化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行徑,否認臺灣同胞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傳統,抹殺臺灣同胞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為抗戰勝利所作的重要貢獻;有人處心積慮,以行政手段企圖抹去歷史痕跡,“光復”變成了“終戰”;有人是非不分,根據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為日本侵略者塗脂抹粉……“臺獨”分裂勢力以“媚日史觀”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歪曲否認兩岸同胞共同抗戰歷史,意在割裂兩岸的歷史聯結和精神紐帶,進而達到“去中國化”和“漸進臺獨”的目的。

  當前,臺海形勢複雜嚴峻。“臺獨”分裂勢力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現狀,圖謀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是對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根本利益的最大現實威脅。兩岸同胞對此應該高度警惕,共同反對。“臺獨”是絕路,挾洋自重、鋌而走險,只會給臺灣帶來不可承受的風險。

  以史為鑒,昭示未來。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在歷史的風雨中,兩岸同胞共同書寫了團結一致、抵抗外侮的光輝歷史,共同完成了臺灣回歸祖國的歷史使命。這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值得兩岸同胞永遠珍惜。紀念臺灣光復,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增進兩岸共同歷史記憶,共同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這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