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青分享疫後北京生活:快速復工復産體現大陸蘊藏的發展機遇

2020-10-19 08:5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楊程晨)2020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16日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以“新時代新成長新發展”為主題,在京臺青臺生和各界代表約150人出席開幕式,逾百名臺青在高雄分會場線上參與。

  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在峰會上致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後,大陸各行業復工復産有序開展,經濟增長迅速恢復,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和社會制度的強大優勢。希望臺灣青年朋友認清歷史大勢,勇擔歷史責任,投入這一時代浪潮,不做陌路人,不做旁觀客。

  開幕式播放了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錄製的視頻。她説,因為疫情等緣故,兩岸的民間往來交流陷入空前低潮。即使疫情不止,兩岸民間的互動也不能無限期延宕下去。此次峰會為秋高氣爽的季節注入了令人振奮的熱情。

  5位在北京工作的臺灣青年發言,分享疫後復蘇以來各自的打拼故事。“90後”徐韜運營的小包智工在疫情期間客戶有所減少,但企業研發的靈活就業平臺吻合疫情之下的特殊招工需求,吸引到22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小包智工的規模經歷疫情不減反增,計劃年底前將公司人數擴大一倍,“共用用工、靈活就業”的模式被業界看好。

  “最困難時期有大半年沒發出來工資,但沒有一位員工離開。”徐韜説,小包智工的主要客戶是基礎服務行業,它們也受到疫情的極大波及,其中許多轉到線上,用工的彈性需求增大。而這樣的趨勢勢必還將持續。

  華燦工場合夥人兼總經理李偉國表示,4月以後,大陸就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全世界都見證了大陸疫情過後復工復産的速度和強度。雖説疫情是一件不幸的事,但疫後復蘇卻再一次向臺灣青年展示大陸擁有適合年輕人發展的土壤,蘊藏發展機遇。

  疫情尚未過去、兩岸情勢令人不安,種種因素讓李偉國、徐韜們對於當前兩岸交流充滿擔心。李偉國坦言,臺青“登陸”意願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這更顯交流的重要性。近期,他持續參與多樣的交流活動,鼓勵更多臺青把握當前大陸的發展機遇。(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