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家:民進黨當局犧牲臺灣經濟民生討好美國是真賣臺

2020-09-14 08:4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查文曄)民進黨當局近期下令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等進口臺灣,並稱現在是商簽“臺美雙邊貿易協定”絕佳時機。有關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臺美雙邊貿易協定”一旦簽署,將對臺灣諸多産業造成巨大衝擊。民進黨當局為謀政治私利,不惜以犧牲臺灣經濟利益和民生福祉為代價討好美國,是不折不扣的“媚美賣臺”。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認為,民進黨當局不顧島內民意強烈反彈,為政治目的執意開放有問題的美國農畜産品進口,損害島內民眾的健康福祉。其意圖以此換取美方的政治支援,包括謀求推動“臺獨”和在島內長期“執政”。

  “臺灣開放美豬只是一張可能的門票,而如果雙方正式開始談判,美國肯定會提出更高要價。”張冠華説,過去幾十年裏,在經貿問題上美國對臺灣從來沒有“手軟”過。例如,美國對部分經濟體豁免鋼鋁關稅,但臺灣卻未能享受這一待遇。

  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表示,民進黨當局宣佈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不但給臺灣民眾帶來巨大的健康風險,還衝擊島內相關産業。臺灣生豬以小農養殖為主,由於美豬有價格優勢,民進黨當局開閘後,將給臺灣豬農帶來滅頂之災。而如果臺美商簽“雙邊貿易協定”,美國還會要求臺灣開放其他農産品進口,將有更多臺灣農民的生計受到威脅。

  根據今年4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的“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除臺灣對美豬美牛的開放問題,美方還關注臺灣校園膳食禁止轉基因食品、著作權線上侵權、健保制度藥價、醫療器材上市許可及價格審查機制、外商投資條例修法等多項貿易障礙。

  張冠華預測,如果臺美開始談判“雙邊貿易協定”,美國在上述領域定會迫使臺灣讓步。在上述涉及服務貿易、投資、金融、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方面,臺灣業界並未做好對美開放的準備。在此情況下,“倚美”“媚美”的民進黨當局若執意開放,真是將臺灣百姓福祉與業界利益當作自己的政治交換品,對臺灣經濟民生而言是非常危險的。

  他還指出,特朗普上臺後一直強調“美國優先”,要求製造業回流美國以提供就業崗位,這意味著美國不會允許臺灣成為新的對美出口基地,反而會要求臺灣企業加快赴美投資設廠,促使供應鏈向美國轉移。去年以來,臺灣對美貿易順差迅速增加。如果開始“雙邊貿易協定”談判,美國定會要求臺灣採取措施減少順差。

  張冠華認為,民進黨當局一心向美國靠攏,以經濟代價換取政治利益,搞經濟上的“倚美謀獨”“親美疏陸”,吃虧受害的是臺灣老百姓,臺灣經濟必將付出高昂代價。

  盛九元指出,臺灣市場較小,美國能拿到的利益不多,因此美國對與臺灣簽署“雙邊貿易協定”其實興趣不大。談判中雙方地位不會平等,基本就是臺方向美方讓步,不斷開放市場。民進黨當局不顧一切拉近與美國的關係,試圖綁上當下的“美國戰車”,這是犧牲臺灣的長遠發展利益,為民進黨當局眼前的政治私利服務,貽害無窮。

  今年頭7個月,儘管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但臺灣對大陸出口逆勢上揚,總額創歷年同期新高。兩位專家指出,臺灣未來更應依託大陸市場發展經濟,兩岸應攜手發展經濟、造福民生。民進黨當局罔顧臺灣民眾利益,捨近求遠走“經濟脫中”的邪路,必將遭到經濟規律的懲罰,其政治騙術很快會被臺灣民眾看清揭穿。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