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遊艇業期待再出發

2020-09-06 10:2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每日破新高,無法出境旅遊的部分臺灣民眾,把目光投向了遊艇旅遊。據臺灣媒體報道,從臺南乘遊艇到澎湖等離島度假的島內旅遊團近期數量大增,過去被視為貴族活動的遊艇有逐漸平民化的趨勢,業者也冀望借此機會多分得一杯羹。不過,在人才短缺、碼頭建設不足等因素的制約下,臺灣遊艇業能否順利起航再出發,依然是未知數。

  疫情催生意外商機

  “搭遊艇出海,就像把房子搬到海上。不像開車自駕遊,開船出海沒有紅綠燈,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停車位。可以潛水、釣魚、吹風,愜意極了。”一名臺灣遊客説出了遊艇旅遊突然火爆的原因。

  基隆遊艇公司負責人鐘明華分析,今年因為受疫情影響,臺灣海上旅遊活動出現新商機。不少民眾在防疫期間想出遊,但又不想承受感染風險,搭船出遊成為選項,其中不少遊客屬於高收入人群,更添市場動力。

  臺南陳姓船主指出,過去臺灣玩遊艇方式都是買來停泊在碼頭,很少開出去,最常見的也只是約朋友在船上開派對聚會。現在不同,臺灣島從北到南,玩遊艇的人漸多,6月起更明顯看出遊艇旅遊風快速興起。

  民眾學習遊艇駕駛也逐漸蔚為風潮。據臺灣交通部門統計,2015年無人報考遊艇駕照,2016年兩人報考、無人及格,2020年至7月底有287人報考、169人及格。

  二手市場交易活絡

  因遊艇旅遊商機看俏,臺灣二手遊艇市場也跟著火熱起來。業者分析,加入遊艇業,最快的途徑就是收購二手自用遊艇,整修一番,變更為出租遊艇執照,即可組織船隊運營。

  臺灣交通部門的數據透露出市場火爆程度。2014年臺灣地區非自用遊艇只有3艘,2015年增加到18艘,2016年50艘,2017年74艘,2018年破百達102艘,2019年120艘,今年統計到7月底已有141艘。

  宜蘭烏石遊艇港營運廠商、宇岳遊艇公司總經理官岳昌説,不少買家一開始接觸遊艇活動或許只是嘗鮮,但玩過之後覺得用買一輛進口車的價格,花一兩百萬元新台幣就能擁有一艘遊艇,就會心動。不過,官岳昌提醒,購買二手遊艇後,買家還要考慮停泊費、管理費、維修費,這些都是不小的開支。

  目前,臺灣許多二手遊艇都來自日本或歐美國家。臺灣樂活海洋國際航海學院執行長羅致遠認為,如果是買臺灣的二手遊艇,沒有運費等問題,價格適宜,二手市場活絡起來,有助於遊艇産業發展。但從境外買二手遊艇,加上運費,二手遊艇只會越來越貴,不利於臺灣遊艇産業發展。

  發展前景依舊不明

  不過,羅致遠提醒業界,遊艇旅遊風氣愈來愈盛,但這方面的管理、維修、服務人才卻很缺,相關人才亟待培養。

  羅致遠介紹,遊艇旅遊起步較早的韓國目前已有51處遊艇港,並且政府提供免稅優惠,帶動遊艇休閒産業發展。而臺灣島雖四面環海,設有遊艇泊位的碼頭僅20處,總共只能容納1000艘遊艇。

  羅致遠觀察過歐洲國家的海上休閒産業發展軌跡,經過300多年,帆船、遊艇等海上休閒運動都已經平民化。芬蘭赫爾辛基,城市人口規模才幾十萬,但單在市區就有1萬個遊艇停泊位,加上周圍城鎮碼頭的泊位,就更多了;法國西部濱海小鎮拉羅謝爾,人口7萬,遊艇泊位高達8000個。

  “這些國家遊艇産業經過長時間發展,産業鏈健全,從教育訓練普及、遊艇旅遊、碼頭髮展、代管到維修,都有大量專業化的從業人員。然而,目前臺灣這些方面的人才都缺。” 羅致遠説。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