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強推“新課綱” 民進黨當局貽害島內師生

2020-09-03 08:4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民進黨當局一手炮製的“新課綱”實施一年來,臺灣各大高中職學校教師如陷“血汗工廠”,長期加班加點超額工作。儘管抗議和反對之聲不斷,但民進黨置若罔聞,因為“新課綱”背後藏著他們不可告人的政治陰謀。

  教師過勞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高中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北區校長會議日前在基隆海大附中舉行。會場外,多名來自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産業工會的教師代表高喊“拒絕過勞”,向參會的臺教育主管官員抗議“新課綱”施行下高中職教師被迫嚴重過勞的現狀,為臺灣教師爭取合法權益。

  臺灣《聯合報》日前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75%的島內高中職學校反映因師資嚴重不足在執行“新課綱”時遇到了困難。而為了完成“新課綱”規定教學任務,多數教師不得不長期加班加點工作,令高中校園淪為教師的“血汗工廠”。

  “‘新課綱’必修課科目學分雖有下降,但新增了大量多元選修課程,課程總量不減反增。”桃園壽山高中校長徐宗盛在接受臺媒訪問時表示,依照“新課綱”要求,學校要開設原有課程數量1.2倍以上的新型課程,而教師則需要用額外時間為新課程調整教學計劃,這些隱形工時讓教師陷入了“常態性、全面性的加班”。

  “新課綱”實施首年,壽山高中50多個班總課程數較往年增加了900節,而新學年課程數增幅預計將達到驚人的1050節。據徐宗盛介紹,新學年校方還要根據“新課綱”規劃一批需要跨領域教師共同教學的課程,相當於要為一門課配備多名教師,使得師資本就緊張的學校負擔更重。

  而對地理位置偏遠的鄉村學校來説,“新課綱”的實施更是讓高中教師們苦不堪言。金門高中校長許自佑介紹,自“新課綱”推行以來,該校教師每學期工作量超過規定課時數近250節,部分教師兼課數更是超過10節,遠超法定上限。

  避重就輕

  面對教師過勞、師資短缺等問題,臺教育主管部門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下達行政命令,將教師每週超額課時數由原定6節課放寬為9節課,並提供額外的課時費補助。島內教育界人士認為相關舉措是“隔靴搔癢、避重就輕”。

  “‘新課綱’下高中職開設大量多元選修課給教師造成很大負擔,現在僅靠編列超鐘點費(超額課時費)方式救急是治標不治本。”臺灣高中學校教育産業工會理事長高孟琳表示,解決“教師過勞”的根本之道應是擴充高中職教師員額,然而相關部門在這一議題上始終沒有積極作為,任由地方財政狀況決定教師員額的多寡。

  島內教育界人士表示,9月新學期開始後,各校將有兩個年級的學生適用“新課綱”,選修課、分組教學會更多更雜。若不增加人力,不但教師過勞的問題無法解決,教師開設新課程的意願也會隨之降低,課程教學品質更是無從談起。不過有高中校長坦言,相關部門對教師員額問題一向“冷處理”,已不奢望新學年教師員額增加。高孟琳稱“這簡直是擺明要高中教師加班加到死”。

  荼毒學生

  這麼一部陷島內教師于水火的“新課綱”,為何臺教育主管部門不惜頂著罵聲也要強推?其原因絕非“新課綱”有多麼好,而是舊課綱不夠“獨”。

  所謂“新課綱”,實際上是民進黨2016年上臺後主導的教學大綱,背後隱藏著民進黨當局推行“臺獨”“去中國化”的骯髒政治企圖,其目的正是荼毒臺灣年輕一代,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加劇兩岸的對抗。

  在去年“新課綱”推行前夕,臺灣“高中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曾舉行記者會,指出“新課綱”在高一歷史課程中刻意“去中國化”,嚴重歪曲歷史,不僅否認《開羅宣言》,還以“多元文化的臺灣”取代臺灣以中華文化為主流的事實,招致島內群眾強烈不滿。

  為了行“去中”之實,“新課綱”不惜誤人子弟,在課程設置上大開倒車,把高中60篇必修文言文縮減至只學15篇,將高中教學水準全面初中化。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上書媒體,直言“新課綱”的推行將讓臺灣學生競爭力全面下滑。

  如今,島內高中教師因執行“新課綱”而被迫過勞的消息頻頻爆出,師資分配等相關問題也遲遲不得解決。斑斑劣跡再一次印證推行“新課綱”是民進黨當局利用手中權力篡改歷史、強行洗腦下一代的政治陰謀。

  相較于“在精進知識與技能基礎上提升學生素質”的教育主旨與高中職教師的合法權益,民進黨當局顯然更加在意“新課綱”背後隱匿的政治私利。而這一倒行逆施、數典忘祖的行為已經遭到臺灣社會強烈反對,今後也必將遭到兩岸同胞更加有力的遏制和打擊。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