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陸生返臺政策惹眾怒 陸委會與臺教育部門互相“甩鍋”

2020-08-10 09:00: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陸生返臺政策惹眾怒 陸委會與臺教育部門慌忙互相“甩鍋”

  海外網8月7日電 民進黨當局政策“發夾彎”創紀錄,臺教育部門8月5日發函宣佈全面開放應屆畢業生以外的境外老生來臺檢疫就學,當天傍晚就公告“因兩岸考慮”,陸生被排除在外。陸生入境政策朝令夕改,引發各界譁然,或許是不知如何面對質疑,陸委會與臺教育部門玩起“甩鍋”伎倆,慌忙互指對方“失當”。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陸委會“主委”陳明通6日在臺立法機構辯解,陸配子女、陸生入境的開放時間點,都要提報“邊境管理會議”處理,但臺教育部門未體察最新疫情,未將陸生入境案提報該會討論,就對外宣佈鬆綁。

  陳明通聲稱:“不管是‘小明們’或是陸生入境管理,都要提報由臺行政機構的‘邊境管理會議’裁定,但教育部門卻將過往通過的‘舊案’(6月的決議)推出,這樣不太妥當。”陳明通還提到,指揮官陳時中也説疫情升溫,並宣佈八大場所強制戴口罩,配合整體疫情發展,防疫須有最優先考量,因此,教育部門雖開放境外學生能入境,但陸生這部分,“我們較持保留態度”,因為還是要採分流措施。

  另一方面,臺教育部門則將矛頭指向陸委會,稱陸委會有兩岸關係的考量。臺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6日受訪同樣“甩鍋”稱,這次決議是“兩岸事務主管機關認為要審慎,教育部門尊重這樣的建議”,兩岸事務主管機關如果在情勢觀察上有所提醒,教育部門可做進一步會商。

  一名臺教育部門官員説,6月時教育部門參與至今唯一一場跨部門會議,當時就已決議開放原則,包括從應屆畢業生、舊生、新生依序開放,疫情低風險國家和地區優先開放,以及入境要優先住檢疫旅館三大原則。臺教育部門都循此會議決議開放,沒有不尊重跨部門決議。

  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題為“發夾彎太難看”的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出現政策“發夾彎”的前例屢見不鮮,根本不是新鮮事,但過去政策要轉彎,時間再快,好歹也有點轉折過程,而且還得遮掩一下,不要搞得太難看。而像這次開放境外生來臺就學,唯獨排除陸生的轉彎法,讓人大開眼界。

  文章表示,不要覺得不可思議,這個像是整人遊戲般的決策、宣佈與改變過程,真的就出現在民進黨當局的運作中。教育原本應是兩岸交流中最中立的一環,如果連這塊凈土也失守甚至遭到扭曲,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將會更深。如今全球疫情正蠢蠢欲動,民進黨當局卻在政治魔障的干擾下,既踐踏專業,也不顧現實。

  文章痛斥:“全球疫情最嚴峻之一的美國衛生部長訪台,入境可以免隔離就在臺趴趴走,臺商及小明只是要回家,卻千辛萬苦不可得。防疫見了美國高官就轉彎,沒有選票、最弱勢的陸生也被彎掉,同樣是轉彎,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自疫情發生以來,臺教育部門政策一再更改。先是通知陸生1月26日起暫緩赴臺,又通知新學期開學延後至3月初、陸生可于2月中旬赴臺後集中隔離兩周,再要求所有陸生和港澳學生暫緩赴臺,這次單單把陸生排除在外。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8月6日表示,從疫情發生至今,我們十分重視大陸學生返臺就讀受阻問題,支援陸生維護正當權益,並及時協助解決陸生赴臺相關實際問題。而民進黨當局出於政治私利,一直針對在臺就讀陸生刻意採取歧視性措施,以種種藉口進行政治操弄,一再製造障礙阻撓陸生返臺就讀。8月5日,民進黨當局宣佈開放應屆畢業生以外的境外學生返臺就學,卻唯獨把陸生拒之門外,再次嚴重損害陸生正當權益。

  馬曉光強調,民進黨當局傷害同胞感情、製造兩岸對立的惡劣行徑,已受到島內輿論的質疑和抨擊。他們栽贓污衊、惡意歧視的做法,最終只會反噬自身。奉勸民進黨當局正視民意,切實尊重和保障陸生返臺就讀的正當權益。(海外網 朱惠悅)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