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 臺灣學者:大陸在時間節點針對新形勢重申底線

2020-06-01 09:0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 楊喆)《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座談會29日在北京舉辦。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當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指出,該法實施以來,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在15週年的時間節點,大陸方面針對兩岸關係的新形勢、新變化重申底線,也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警示。

  他指出,2005年,因應兩岸關係當時出現的問題,該法實施為兩岸關係發展劃清底線,讓兩岸互動有基本的法律規範可依循,以應對可能發生的不同情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因此,兩岸關係迎來一段較為緊密的時期,也讓臺灣獲得經濟發展的紅利。

  龐建國説,兩岸本應繼續保持緊密的經貿往來,提升臺灣經濟發展動能。但近年來,雙方關係出現新變化,“臺獨”勢力不斷挑釁,危害臺海和平穩定,也拉遠兩岸民眾間的距離。近期,美國更不斷升高對抗中國大陸的態勢,並就疫情、大陸涉港國安立法進行歪曲、抹黑,民進黨當局更不斷向美國靠攏,加深兩岸間緊張局勢。

  他認為,大陸在此時機隆重舉辦座談會,是希望釋放信號,強調相關法律在15年前已劃出對臺灣問題的底線,因應新的形勢變化給予“臺獨”分裂勢力必要的警示,以免兩岸關係繼續走向僵持對立。座談會上的有關講話也再次明確“臺獨”是絕路,和平統一才是兩岸關係大勢。

  龐建國留意到,大陸方面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並強調法律條文已規定在何種情況下,大陸將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展現了促進國家統一的決心和信心,要求民進黨當局不要觸及底線。

  他表示,相信關心和了解兩岸關係發展的臺灣民眾清楚《反分裂國家法》的意義重大,明白過去15年來相關法律給兩岸關係發展帶來的保障作用。兩岸應在此基礎上繼續加強合作,相向而行,尋求雙贏局面。(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