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海戰爭,近在眼前還是遠在天邊?

2020-05-11 11:15:00
來源:兩岸視點
字號

  自2016年5月民進黨執掌臺灣政權,臺海危機就是一個客觀存在。其根源在於民進黨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並縱容和推動“臺獨”分裂活動。尤其從去年選舉以來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民進黨當局出於選舉需要和“以疫謀獨”的目的,大肆操弄“臺獨”民粹主義,煽動“反中仇中”情緒,“出口就是惡言,舉手就是挑釁”,持續升高兩岸緊張對立。從近來的媒體報道不難窺見,危機、衝突、戰爭已經成為臺海形勢的高頻詞。 

  當下,兩岸民眾都在疑慮“臺海是否會發生戰爭”?就中國大陸方面,對臺基本方針仍然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並一再強調,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臺灣同胞。

  《反分裂國家法》則劃下非和平方式的底線與紅線,“‘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其目的是促進和平解決問題,因而,觸動這條底線與紅線引發臺海戰爭的,不會是大陸方面,而只會是“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所以,臺海會不會爆發戰爭,取決於民進黨等“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

  “臺獨”分裂勢力是否會觸動底線與紅線,關鍵看他們會不會鋌而走險搞“法理臺獨”。目前,從島內形勢看,民進黨一家獨大、大權在握。在野黨力量羸弱,客觀上不足以制衡民進黨,主觀上不願意再充當“剎車皮”的角色。島內“臺獨”民粹主義氛圍深厚,年輕一代國家民族認同遭到嚴重扭曲,多數民眾成為“沉默的大眾”,制約“臺獨”冒險的社會力量不足。 

  從兩岸及中美關係看,大陸快速發展壯大讓極端“臺獨”勢力“時不我待”的焦慮感上升,而美國出於中美戰略博弈的需要加大了對民進黨當局的扶持。所有這些都刺激著極端“臺獨”勢力推動“法理臺獨”的衝動越來越強烈。近期,老牌“臺獨”分子辜寬敏策動以“制憲公投”為目標的兩項“公投”,即是例證。

  島內目前唯一能夠直接制約這種衝動的只有民進黨自己。民進黨是目前臺灣地區的當權者,享受著權力帶來的榮華富貴,它需要權衡的是:繼續享受權力還是冒險一搏。在沒有臺海戰爭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雖然是美國“看門狗”,但尚且能夠安享太平、享受權力,而如果選擇冒險一搏,點燃臺海戰爭的導火索,那麼它將成為一條“流浪狗”。

  這樣的結局當然是民進黨不想要的,所以他還要看美國的臉色,看美國會不會為“法理臺獨”買單,為它避免這樣的結局作保。但美國的答案顯然是“NO”,他們不會為“臺獨”而戰,只會為自己的國家利益而戰,

  美國不會為“臺獨”而戰,並不意味著美國不願意看到臺海引爆一場戰爭,這是兩回事。而美國是否願意看到臺海戰爭,取決美國對國家利益的判斷。

  過去,美國是不願意的。美國要的是兩岸之間保持“不統、不獨、不戰、不和”的狀態,這樣有利於它把“臺灣牌”始終攥在手上,隨時打、隨時用,用到極致,長期且最大程度地謀取美國的地緣戰略利益。而如果引爆臺海戰爭,美國將面臨是否介入、如何介入的選擇,以及與中國開戰的巨大風險,同時也意味著“臺灣牌”的盡頭——廢牌。所以,美國對“臺獨”既要扶持利用又要約束壓制,不讓其觸碰“法理臺獨”的底線。

  現在呢?美國相對衰弱,中國快速崛起,儘管中國一再表示無意挑戰美國,但美國霸權主義的思維讓自己陷入了對失去全球霸主地位的恐懼之中。於是美國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進行全方位的遏制與圍堵。尤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美國政府糟糕的表現加劇了美國國內矛盾,加劇了美國國際影響力、領導力的衰弱,也加劇了美國對所謂“世界權力中心轉移”的焦慮。由此,刺激著美國政治中原本存在的極端主義傾向重新抬頭。

  要知道,美國極端勢力一直有一個瘋狂的念頭,那就是引爆臺海戰爭以打斷中國崛起進程,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而這些極端主義的代表人物,如班農、博爾頓、蓬佩奧、納瓦羅,有的曾經身處、有的現在就在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權力核心。對美國極端勢力的這種瘋狂念頭,人們需要保持警惕。但極端主義會不會上升為美國政治的主流,尚待觀察。 

  另外,儘管美國政府好戰,但也並非無所不能、無所顧忌。美國國內政治和美國社會仍然存在一定的戰爭制約機制。更為重要的是,面對中國這樣的大國,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在臺海挑起戰爭,是否真的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這是任何美國當權派都需要仔細掂量的問題。

  當前臺海危機加重,衝突已在一定領域存在,戰爭風險有所增高,但臺海戰爭未必必然發生,而危機將持續存在。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以今日大陸之實力,無論是“臺獨”分裂勢力謀求“法理臺獨”,還是美國極端勢力妄圖挑起臺海戰火,都不能不有所顧忌。大陸方面強大的實力和捍衛國家統一的堅定立場、堅強意志,抑制著“臺獨”分裂勢力“法理臺獨”的衝動,也抑制著美國極端勢力妄圖挑起臺海戰火的衝動,成為維護臺海和平、懾止戰爭最主要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只要有“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的存在,臺海戰爭的風險就始終存在。大陸方面可以抑制他們的衝動,但無法代替他們思考、判斷和決策。 

  以今天大陸的綜合實力和兩岸的實力對比,可以確定“臺獨”沒有任何的可能性。而大陸只要堅持既定發展戰略和目標,保持現在的發展勢頭,統一是遲早的事。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實現統一,讓國家統一的進程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更加完美地統一與契合。而且,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這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抓住了這個根本,“臺獨”成不了,臺灣跑不了。 

  眼下,蔡英文520就職在即。從大的戰略上講,也不必太在意蔡英文520就職講話裏會講什麼,相信也講不出什麼新意。即使確實有表示緩和的“善意”(當然,這種可能性極小),也要看民進黨當局會不會付諸實際行動。如果重復“維持現狀”的老調,那就不妨走著瞧。如果繼續鼓吹“臺獨”,那就做好相應的鬥爭準備,隨時給以迎頭痛擊。(作者:澹臺見明)

[責任編輯:田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