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華廣觀察】民進黨當局拉仇恨搞對抗,臺灣只能是輸家

2020-03-06 22:02:00
來源:華廣網
字號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兩岸關係可謂是急轉直下,由於其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導致兩岸交流日漸減少。

  然而,民進黨當局似乎不僅不擔心,還不斷提高兩岸對抗,想斬斷兩岸聯繫,把臺灣人民的福祉作為賭注,去實現自己的政治私利。

  可以看到,從去年初到現在,民進黨當局不斷給兩岸關係製造對抗和仇恨,且有愈燒愈旺之勢。兩岸未來,已讓人找不到任何一點樂觀的理由,因為除了悲劇之外,仇恨沒有其他的出口。

  近期,民進黨當局甚至借助新冠肺炎疫情,從行政部門到民意代表,都把炮口對準了大陸。先是蘇貞昌禁止口罩出口的發言,接下來是武漢臺商回臺的爭議,現在又扯到了健保的修法。這一波又一波的動作,有如忠誠清洗,最後把所有的陸配都視為敵人。

  這一波波的操作,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兩岸關係的惡化和對抗,這是民進黨當局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卻要臺灣人民來承受這一後果。

  兩岸關係惡化最直接的影響是臺灣經濟。正如臺灣資深媒體人司馬正翔所説:“臺灣經濟面臨的問題本就不少,民進黨再次執政後更加複雜,有些是産業政策失當造成的,有些則是跟兩岸關係對立有關。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蔡當局錯失改善機會,還搞‘以疫謀獨’,致使兩岸關係江河日下,臺灣經濟隨之日趨低迷。”

  近來,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臺當局大幅限制雙方人員與貨物往來,迄今有超過7成航班被取消,旅客減少8成以上,貨物往來的減少更是不計其數,導致臺灣經濟受到嚴重衝擊。雖然民進黨當局已經通過600億新台幣的紓困方案,但仍有許多業者無法支撐而倒閉,希望業者與當局共同努力,將疫情衝擊降至最低。

  由此可知,兩岸人員與貨物的正常往來對臺灣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雙方和則兩利,鬥則雙輸。然而,民進黨當局“仇中抗中”意識形態作祟,仍然不斷製造仇恨,兩岸關係惡化,造成的最終結果是臺灣在區域經濟和國際經濟中逐漸被邊緣化。

  原海基會經貿處處長鄧岱賢發表評論指出,臺灣會不會被國際經濟社會邊緣化之關鍵在兩岸關係,“仇中抗中”的意識型態,絕對會造成臺灣經濟被國際社會邊緣化。臺灣若想參與國際經濟社會,避免被淘汰出局,就必須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如此才能務實參與國際社會,避免經濟被邊緣化的危機。

  若民進黨當局仍然給兩岸關係拉仇恨、搞對抗,最終輸的只能是臺灣。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