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朱衛東:勿過度解讀臺選舉結果與“臺獨”路線關係

2020-01-14 08: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題:朱衛東:勿過度解讀臺選舉結果與“臺獨”路線關係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2020年臺灣“二合一”選舉11日結束,蔡英文獲連任、民進黨繼續在立法機構保持多數席位。大陸知名兩岸問題學者朱衛東13日認為,選舉結果絕不代表臺灣民眾支援“臺獨”;兩岸關係“短空長多”,需要高度防範化解風險挑戰。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以“短空長多”四字評估兩岸關係未來走勢。

  他認為,所謂“短空”,是指民進黨繼續執政不利於兩岸關係健康發展,蔡英文不僅不會放棄“臺獨”路線,相反還會錯誤解讀這次選舉的意涵,增強繼續搞“臺獨”的衝動和幻想。不用懷疑,蔡連任後兩岸關係形勢會比以前更加複雜嚴峻,兩岸政治僵局不僅難以打破,而且有固化的趨勢甚至激化的可能,兩岸關係的複雜性和風險顯著增大。不排除在特定情況下,蔡當局誤判形勢搞激進“臺獨”衝撞大陸底線的可能。蔡連任後,兩岸關係中的“灰犀牛”“黑天鵝”事件都會增多,未來維護臺海和平、大局穩定的任務日益重要而緊迫。

  “長多”則是指,從戰略長遠角度看,有利於統一、不利於“臺獨”的大環境、大格局、大趨勢會進一步強化,在“陸強臺弱”背景下,大陸“反獨遏獨”“促融促統”的工具會越來越多。蔡英文與大陸較勁對抗,吃虧的肯定是臺灣。兩岸對抗持續,臺灣的籌碼越來越少,且喪失自身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倘若蔡當局硬幹蠻幹踩踏紅線,加速“臺獨”就是加速統一。

  朱衛東表示,此次選舉結果是多種因素疊加共振綜合作用所造成的。他強調,蔡英文勝選並不代表著臺灣民眾對其“臺獨”施政路線的認同,也不代表民眾對她過去四年為所欲為、無能蠻幹的肯定。其反映的是,在當前“臺獨”走不通、兩岸“必須統”“必然統”大勢下,島內民眾對“一國兩制”、統一的擔憂、疑懼和排斥心態;從深層次看,反映的是民眾不甘心“被統一”的危機感和焦慮感。隨著時間推移,相信這些負面消極情緒會通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通過大陸對臺政策落地,通過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等因素逐步淡化,大陸通過融合發展將逐步化解臺灣社會的焦慮感,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至於蔡英文選後講話時提及兩岸關係的言論,朱衛東指出,這是升高了民進黨當局對大陸的要價,坐實了蔡根本無意願打破兩岸堅冰、頑固搞“臺獨”對抗的本質。大陸方面也必須向島內外傳遞清晰信號,在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獨”遏“獨”、堅定增進臺灣民眾福祉,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等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大陸的意志堅如磐石,不會有絲毫動搖;同時應讓美國認清支援蔡英文的危害性與危險性。

  “風物長宜放眼量。”他表示,“二合一”選舉僅是臺灣內部的一場選舉,決定選舉結果的因素十分複雜,不能簡單化各取所需地解讀,那樣的話有可能以偏概全。相反,我們應對大陸的對臺大政方針保持高度信心。

  在朱衛東看來,大陸方面當前應保持戰略自信、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心,繼續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臺講話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式遏“獨”維穩、融合促統,高度重視、警惕蔡連任後加緊深化“臺獨”施政的動向,做好防範化解各種風險挑戰的必要準備。(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