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福建工藝美術大師“活用”文化遺産 科技助傳承與發展

2019-12-09 10:5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福州12月8日電(葉秋雲)以圓明園羅馬拱門廢墟殘骸為背景,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之一的馬首、清朝皇帝二十五寶之一的“皇帝親親之寶”玉璽被祥雲環繞著,坐落于地球半圓上……8日,著名臺灣墨玉雕刻作品《馬首是章》的意述脫胎胚體在第三屆中國(福州)世界遺産主題文化博覽會上展出,格外引人注目。

  2014年,華人藝術家、工藝美術大師江在勳利用臺灣墨玉雕刻而成的作品《馬首是章》面世,巧妙的構思,精湛的技法引起廣泛關注。當年12月23日,聯合國文化發展委員會全球藝術品認證研究中心將《馬首是章》作為首件藝術品認證發佈,《馬首是章》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2020年,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將在福州舉行。值此之際,出生於福州的江在勳突發奇想,希望將“福州三寶”之一的脫胎漆器技法與《馬首是章》作品融合,豐富《馬首是章》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形式,讓《馬首是章》可以以更加精美的“面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福州被譽為“中國脫胎漆藝之都”,是中國近現代漆藝重鎮。2006年,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江在勳表示,希望通過參加此次展覽,吸引更多的藝術家一起參與,把脫胎漆器技法與《馬首是章》作品更好地融合,將其文化內涵、藝術表現形式拓展、延伸,傳承與發展好傳統老技藝。

  記者看到,26個大小不一的《馬首是章》意述脫胎胚體展出,最大的高為39.8cm,最小的高為5.6cm。

  據江在勳介紹,胚體根據脫胎漆器製作功法,採用現代3D列印技術製作而成。胚體的製作材料為玉米桿提煉的生物可降解有機物PLA聚乳酸,聚乳酸與傳統用的麻布有異曲同工之妙。“埋入土中可降解,不僅環保,而且成型穩定。”

  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江在勳表示,作品《馬首是章》是其本著促進海峽兩岸文化的合作交流與發展、政治的互信和諧與統一創作的,選材為臺灣墨玉,也即為心繫寶島,祁盼歸一。

  他透露,明年,東方紅運——馬首是章暢響中國夢啟航三篇章將啟動。一尊360cm高的大型臺灣墨玉雕塑《馬首是章》將落地于浙江橫店圓明新園夏苑;另外兩尊270cm高的大型臺灣墨玉雕塑《馬首是章》將分別落地于福州市旗山萬佛寺和臺灣佛光山,隔河相望。(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