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商投身瓊臺農業交流助力海南鄉村扶貧攻堅

2019-11-29 16: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海口11月29日電 題:臺商投身瓊臺農業交流助力海南鄉村扶貧攻堅

  中新網記者 王子謙 張茜翼

  海南中部的群山把如翁村與山外世界隔開。冬日午後,臺商林永光蹲在魚塘邊投放飼料,躍起的魚群濺起水花,他讓工人符清注意魚塘情況。

  符清與林永光結識于五年前。那年林永光一眼就看上白沙黎族自治縣金波鄉的這個山坳,於是建場養殖澳洲銀鱸魚。

  “養殖傳統魚類的利潤一斤只有幾毛錢,養澳洲銀鱸凈利潤可以翻幾倍。”林永光説,他先辦水産養殖場,再與村民組建五嶺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有22戶72位貧困戶入股,每人每年都能拿到500多元(人民幣,下同)分紅。符清如今既可以拿到工資,又能拿到年底分紅,成功走出貧困。

  在海南建省之初,農業交流就已成為瓊臺經濟合作的重要內容。多年來,臺商是助力海南脫貧攻堅的“特別力量”。

  在海南中部五指山市水滿鄉,臺商葉朝宗、郭玉環夫婦在高山上種植400畝有機茶園,他們把臺灣金萱茶品種引進到海南。

  “20年前全鄉鎮找不到一台電風扇,很多村民的家中沒有廁所。”郭玉環難忘初來五指山時的所見,由於文化水準低,當地黎族貧困農戶生活條件很差,農業幾乎靠天吃飯。

  葉朝宗夫婦看到了這裡的優勢:高海拔、溫差大、土壤保持好,是種植高山茶的好地方。為鼓勵農民加入有機茶採摘,葉朝宗成立專業合作社,與村民簽訂土地租賃協議再返租給農民進行種植,由合作社提供技術、良種和生物肥料。“在茶葉管理和採茶高峰期,基地直接為周邊100余戶農民提供務工機會。”葉朝宗説,如今採茶工人最忙碌時每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

  海南省委統戰部臺灣事務管理二處處長傅少強説,臺商多年來一直參與海南農村扶貧與鄉村振興,參與範圍從種養殖業帶動農民增收,到目前將文旅産業與扶貧相結合,參與方式從純市場行為,到與政府合力推動。

  火山石泥塑、貝殼玩偶、樹枝工藝品……隨處可見的本地物品,經過農民的巧手,製作成一件件精美工藝品。海南阿凡達人力資源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把臺灣的文創智慧帶到海南,對貧困農戶進行技能培訓和産業輔導。

  據該企業總經理蔡玲霞介紹,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與企業合作,輔導農民製作文創産品,同時激發其創作潛能。“原材料容易獲得,産品製作簡單且接近生活,很有市場。”大致坡鎮美貼村村民朱海萍找到了更好的致富方式:製作具有本地特色的伴手禮銷售給遊客。(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