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孫亞夫:當前兩岸關係正經歷堅持和衝撞一個中國原則的持續較量

2019-10-23 08:3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杭州10月22日電 (記者 楊程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22日在杭州表示,當前臺海形勢趨於複雜嚴峻,兩岸關係正經歷一場有關堅持和衝撞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和圖謀“臺獨”、推動和阻撓和平發展的持續較量。

  第六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當天舉行,孫亞夫于席間受訪時指,2019年兩岸關係中,關於“干涉和反干涉”的較量較以往更為突出。美國利用包括臺灣問題在內的各個方面加緊對我們的打壓,導致這種較量加劇。

  他進一步分析,今年以來尤為明顯的是,不論針對大陸方面還是臺灣內部,民進黨當局都採取了很多措施以干擾、阻撓兩岸交流合作。他續指,主張交流代表著進步而阻撓交流是出於恐懼,繼續干擾兩岸交流合作、其結局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談到對兩岸關係前景的看法,孫亞夫説,大陸的老百姓都希望兩岸關係發展能夠逐步走向統一,而對臺灣民眾而言心態更為複雜。他們一方面期待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兩岸交流合作能帶來利益,不希望因“臺獨”而引發戰爭;但另一方面,臺灣民眾對大陸有誤解,對和平統一有顧慮。

  孫亞夫提到,這些年以來,臺灣分裂勢力長期推動“去中國化”教育、“臺獨”史觀傳播對社會産生很大影響,臺灣民眾由此對兩岸關係産生了另一種看法。所以爭取更多臺灣民眾參與交流合作,讓兩岸同胞一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被問及兩岸學術機構及智庫在交流合作中所起的作用,孫亞夫回答道,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受到衝擊時,大陸一方面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同時繼續促進兩岸各領域民間交流合作,學術交流合作是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1987年兩岸結束隔絕狀態後,學術領域出現關於兩岸關係研究的交流,具代表性的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自1991年舉行至今已歷經28屆。

  孫亞夫介紹説,這幾年逐漸形成的兩岸智庫交流,其目的是希望把兩岸關係研究的交流再往前推進一步。智庫集中了一批學者,他們就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進行長期追蹤並提出建議供決策層參考,這種研究方式比社會上一般的觀察更系統、全面和深入。就目前來看,長期智庫交流所起到的實際作用是很大的,既推動兩岸關係研究、也對重大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