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麗河湖】“河長制”下看“紹興版西湖”如何成功逆襲

2019-10-13 23: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市民在迪蕩湖面怡然自得

市民在迪蕩湖面怡然自得。(台灣網 劉洪羊 攝)

  台灣網10月13日紹興訊  (記者 劉洪羊)秋桂飄香,碧波盪漾,美麗的迪蕩湖畔秋意正濃。迪蕩湖為紹興二環線內成片水域,是典型的“城中湖”,被譽為“紹興版西湖”,是曹娥江流域紹興平原防洪排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誰曾想迪蕩湖水系在整治前,由於紹興市區地勢南高北低、水流由南向北的地勢影響,加上東西向蕭甬鐵路阻隔,南北水流僅有兩孔涵洞貫通的因素,遇極端天氣時,鐵路南北兩側水位差最高可達1米,極易導致城市東南區域局部內澇。
  為解決這一問題,2012年起迪蕩湖工程建設啟動,總投資24.13億元人民幣。迪蕩湖水系整治項目建成後,至少有三方面效應:
  一、有效破解了紹興城市東部的洪澇憂患。通過綜合整治,中心湖區的面積增加到近2000畝,蓄水量達到500萬立方米。同時,通過將30米寬的梅龍河擴建成300米寬的梅龍湖、新建8孔鐵路涵洞,拓展了與南部水系聯接,消除了紹興城市東部20年遇的洪水內澇憂患,滿足特大暴雨時的泄洪需要。
  二、打造了紹興惠民利民的點晴之作。迪蕩湖公園建設融水利項目與體閒公園于一體,為全省打造一流的景區式水利工程提供了樣板,已成為紹興市民休閒健身的首選地,目前每月入園人數已超過5萬人次。湖底的平江路隧道在開通後,已成為主城區連接袍江的重要通道,極大改善了城區的南北交通。
  三、有效帶動了周邊的空間拓展與價值提升。隨著迪蕩湖的建成,周邊地塊的吸引力不斷升溫。保利、碧桂園、上海紡控等一批知名地産商紛至遝來。湖區北側,投資近百億元人民幣,對則水牌(地名)棚戶區全面拆遷,騰出5平方公里的發展空間;湖區東側,將規劃建設高端裝備製造基地;湖區南側,迪蕩高創園還將與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合作,建立杭州灣A+創新中心項目。
  凡江南名城,均因水而秀,迪蕩湖建設融水利項目及城市休閒公園于一體與迪蕩新城交相輝應,必將成為紹興市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成為江南水鄉的一顆明珠,對於優化紹興市區河網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完)
 
迪蕩湖畔的老人家正含飴弄孫其樂融融
迪蕩湖畔的老人家正含飴弄孫其樂融融。(台灣網 劉洪羊 攝)
迪蕩湖石橋橫跨碧波湖面
迪蕩湖石橋橫跨碧波湖面。(台灣網 劉洪羊 攝)
迪蕩湖畔的“月亮少女”塑像
迪蕩湖畔的“月亮少女”塑像。(台灣網 劉洪羊 攝)
[責任編輯:陳文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