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黃氏宗親 廈門中秋謁祖

2019-09-08 15:3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廈門9月8日電 (黃咏綢)中秋將至,來自海峽兩岸600多位黃氏宗親8日上午聚首廈門江夏堂,共同祭祀先祖,並研討和交流江夏文化。

  古代黃姓望族居住在江夏郡(府址在今湖北省雲夢縣),因此“江夏堂”是流傳最廣的黃姓郡望之一。位於廈門思明區的廈門江夏堂始建於1910年,落成于1918年,是清朝光緒六年武狀元黃培松奉旨興建的黃氏大宗祠。

  活動現場,這處被譽為“廈門最具藝術價值老建築之一”的江夏堂,富麗而不失古韻,仍然保留著氣勢恢宏的飛檐、層層鬥拱疊架的藻井和漆金裝飾的祖龕。為了更好地傳承祖訓家風,主辦方還專門邀請中國左筆書法家協會主席高建偉現場獻藝,揮毫書寫黃氏祖訓。

  廈門江夏堂過去曾經是大陸、尤其是閩南的宗、鄉親“過臺灣”“下南洋”的出發地,如今,這裡又成為臺灣地區和海外、尤其是東南亞各國的族人後裔回大陸尋根訪祖首選的落腳點。“在海內外黃姓子孫的觀念裏,廈門江夏堂就是他們共同的家。”臺中市黃氏宗親會理事長黃崴立告訴記者,“我們也希望帶領年輕一代回來參與這樣的活動,讓他們了解黃氏家風家訓,敦親睦族,不忘祖,不忘根。”

  江夏堂黃氏宗親遍佈海內外,每年的中秋祭祖儀式凝聚宗親,傳承祖訓家風。據廈門江夏堂會長黃偉煌介紹,祭祖的前夕,還舉辦了海峽兩岸青少年家風家訓書法邀請賽,兩岸青少年們以黃氏的祖訓、家規、家風為主要內容,比拼書法技藝,進一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中華傳統家庭美德,使優良家訓家規家風深入到千家萬戶。

  今年,江夏堂除了舉辦宗親祭祖儀式、兩岸百幅書畫展和中秋博餅等文化交流聯誼活動外,還于8日下午舉辦了海峽兩岸(廈門)江夏論壇。主辦方希望借由廈門江夏堂的宗親文化加強兩岸、海外宗親的情感聯絡,強化同宗同根血脈相連的親情認同。(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