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峽“農訂會”臺味濃 臺農抱團參加覓商機

2019-09-08 08:0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福建南安9月7日電 (孫虹 陳龍山)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産品採購訂貨會(簡稱“農訂會”),7日在福建省南安市舉辦。本次展會吸引臺灣12個縣市、229家企業參展,“臺灣味道”一年比一年更加濃厚。

  “南安與臺灣一衣帶水,‘五緣’深厚,往來密切,特別是農業形態相似,互補性強,開展互利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南安市委書記王春金介紹説,本屆“農訂會”全面展示海峽兩岸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農業産品市場升級、技術革新以及産品創意等方面的成果。

  據悉,本屆“農訂會”室內展廳面積2.5萬平方米,設置800個國際標準展位,主要展出了糧油、農特産品、水果、水産品、食品、農産品加工機械、涉農電商等。

  展會吸引了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臺東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澎湖縣政府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等組團參展,共有來自臺北、高雄、新北、臺中和臺東等13個縣市的臺農、臺商參加。

  鳳梨酥、富麗稻香米棒、高山茶、高粱酒、牛軋糖、紅心芭樂……走進臺灣精品館,各類臺灣特色美食和産品令人目不暇接。來自大陸的客商以及市民們穿梭于不同展位,或品嘗美食、或喝一杯高山茶,攜手共話發展機遇。

  “我帶來了有機茶和碳陪烏龍茶參展,如果銷量不錯的話,今後會考慮在大陸定點銷售。”第一次參展的臺灣緣緣有機茶莊負責人陳鵬文對大陸市場前景十分看好,並認為通過臺灣特色茶葉,能夠與當地茶文化進行融合發展。

  “臺灣産品距離大陸民眾的餐桌更近,一天內就能把産品送達泉州市場。”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表示,伴隨兩岸農漁産品交流不斷擴大和生鮮冷鏈不斷完善,臺灣漁産品不僅能夠豐富民眾的餐桌,而且能夠有效降低當地水産品的價格。

  據“農訂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展會還以兩岸農産品經驗分享、種植技術轉移合作、農業技術培訓等內容為框架,搭建兩岸農貿商超對接、新鮮果蔬渠道對接、水産基地合作對接的新思路及新理念,實現各方互惠共贏。

  臺灣參展商許哲瑞帶來了“古早味”甘草芭樂,為當地民眾帶來不一樣的味蕾體驗。“甘草汁在臺灣有60餘年歷史,是爺爺奶奶一輩留下的特色。”許哲瑞介紹説,本次參展一方面是分享特色美味,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找到相應的合作商,推動甘草芭樂的製作技術、銷售方式等在大陸落地。

  通過海峽兩岸“農訂會”平臺開展産業交流與合作,不僅是臺灣客商的期許,同樣也是大陸“農人”的願望。作為南安市主要臺灣農漁産品進口單位,福建閩臺農産品市場有限公司也積極與臺灣養殖漁業交流合作,推動臺灣三去石斑魚進入大陸市場。

  在展會現場,“三去石斑魚 冷鏈排酸——寶島石斑魚推介會”吸引了不少採購商和民眾的目光,烹飪大師現場推介石斑魚在菜肴中的應用。“大陸民眾喜歡吃生鮮猛魚,超低溫冷凍技術能夠鎖住魚的新鮮度,便利於兩岸之間的運輸和銷售,將臺灣魚産品分享給大陸民眾。”臺灣盛洋冷凍食品董事長蘇國泰如是説。

  據“農訂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展會期間還將舉辦“海峽兩岸農産品供需洽談對接會”“臺灣地區精品專場對接會”“海峽兩岸優質水産品商貿對接會”等專場對接會,評選“海峽兩岸十佳最受歡迎伴手禮獎”和“海峽兩岸十佳最受歡迎農産品服務商獎”等。(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