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閩臺海上直航成兩岸往來與合作重要通道

2019-07-06 09:5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福州7月5日電 (閆旭)“閩臺海上直航成為連接兩岸人員往來、經貿合作的重要通道,為閩臺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梁金焰5日在福州如是表示。

  自2008年12月15日,兩岸實現直接、雙向、全面“三通”以來,福建積極探索兩岸直航的新方式,助推兩岸“三通”發展。目前,福建沿海港口(港區)已全部對臺開放。

  梁金焰介紹説,福建先後開通了4條“小三通”客運班輪航線、5條閩臺客滾航線、2條閩臺貨滾航線、12條閩臺海上集裝箱航線、31條閩臺海上不定期散雜貨運輸航線。

  “小三通”客運航線已成為海峽兩岸最省時、最經濟、最便捷的通道。自2001年正式啟動以來至今年5月,閩臺雙方參航企業共運營20.52萬航次,運送旅客2084.11萬人次。兩岸共有14家企業投入8艘船舶,4476個客位。

  福建沿海地區目前有廈門-金門、福州馬尾-馬祖、福州黃岐-馬祖、泉州石井-金門4條定期客運班輪航線,每天航班達到54個,週末達58個。其中最為繁忙的廈金航線每天36個航班,週末40個航班。此外,還有漳州、泉州、寧德、莆田湄洲島至金門、馬祖、澎湖等7條不定期客運航線。

  閩臺“小三通”還先後開通福州、寧德、廈門、泉州、漳州、湄洲灣至金門、馬祖、澎湖等13條不定期貨運航線,共運營1.72萬航次,運送貨物1783.08萬噸。

  今年4月29日,530余名旅客乘坐“中遠之星”號客滾輪從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碼頭出發,前往臺灣高雄,“中遠之星”號客滾輪廈門-高雄航線臨時恢復運營,將在每週一開航,年內預計將有36航次。“中遠之星”號客滾輪2010年5月曾試航高雄,2013年2月開設廈門—高雄航線,後因各種原因暫時停航。

  2009年以來,閩臺客滾運輸先後以客運個案包船、定期運輸以及班輪方式運營,目前主要有廈門-臺中、廈門-基隆、平潭-臺中、平潭-臺北4條班輪航線,2009年至2019年5月共運營5241航次,運送旅客116.01萬人次。

  兩岸正式實現“大三通”後,閩臺先後開通了12條集裝箱定期班輪航線和18條散雜貨不定期航線,截至今年5月底共完成對臺直航港口吞吐量2.19萬噸,集裝箱吞吐量875.67萬TEU。

  梁金焰表示,福建將努力構建更加便捷的兩岸直接往來重要通道,鞏固“大三通”,大力發展閩臺海上運輸;提升“小三通”,打造兩岸“三通”服務品牌。

  他進一步表示,福建省交通運輸部門將規範兩岸集裝箱和旅客運輸市場,繼續推進閩臺客滾運輸健康發展,積極推動開通廈門、平潭至臺灣高雄客貨滾裝航線;完善“小三通”基礎設施,完善客運網上售票系統,加大老舊船舶更新力度。

  記者了解到,福建還將著力推動閩臺物流發展,加快發展兩岸海運快件業務;繼續推動開通廈門至臺灣本島及澎湖地區郵輪航線;持續開展“臺海通道”學術研討,抓緊制定金門、馬祖通橋工程可行性技術方案;深化與金門、馬祖、澎湖等地區交通運輸領域合作交流。(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