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築夢大陸 臺青也是主人翁

2019-06-21 09:0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第十七屆海峽青年論壇近日在福建廈門和福州舉辦。來自海峽兩岸的知名學者、社團負責人及港澳各界青年代表等500多人共話交流。

  本屆海峽青年論壇以“匯聚青春力量,築夢共同家園”為主題開展“1+4”活動,即1個主旨論壇和第十一屆兩岸青年社團負責人圓桌會議、第三屆兩岸青年公益説、第二屆兩岸青年人才論壇、2019兩岸青年科技創新論壇4個子論壇。

  論壇上,閩臺兩地20對青年組織舉行了締結友好社團儀式,福建省對15位獲得“創業之星”獎項的臺灣青年等進行了表彰。

  世界很大 值得看看

  本屆海峽青年論壇的主旨論壇圍繞主題,邀請4位在大陸工作、創業的臺灣青年代表到場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福建作為臺青“登陸”的第一家園,在人緣、地緣、血緣上都與臺灣有著密切的關聯,各級政府也為臺青生活就業創造了良好條件,許多臺青因此選擇把福建作為“登陸”第一站。海峽青年論壇的4位臺青代表中,就有兩位在福建生活就業。

  臺青代表的分享從“登陸篇”開始。“90後”平潭臺籍幼教老師、第十六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陳亞妏,從自己在臺灣接到的一通電話講起,回顧了自己來到平潭,推動閩臺幼教融合發展的“奇幻旅程”。陳亞妏説,“世界很大,值得打開眼界,突破自身的局限認知。”

  在陳亞妏看來,臺青“登陸”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考慮如何紮根、發展和融合。“我想對兩岸的青年朋友説,年輕人有責任推動整個社會往前走。要相信自己,要成為那個具有使命感的人。”

  侯彥志的故事則代表了臺青在福建尋夢、築夢、圓夢的另一種可能。在廈門創業8年,侯彥志雖是臺商二代,卻從擺地攤開始做起,最終在廈門曾厝垵創辦4928塗鴉館,找到了自己要做一輩子的事。他認為,臺青如果選擇來大陸發展,千萬不要帶著臺灣的思維來創業。

  “因為這些年,大陸的變化以及很多産業的創新,已經超越了臺灣。‘登陸’後先從適應當地生活開始,再進入當地的職場,去適應當地的飲食、文化、氣候,然後再去判斷,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創業,項目適不適合落地。”在侯彥志看來,只有當臺青適應了大陸的節奏,才能有正確的判斷,進而具備足夠競爭力。

  心紮根 人才能紮根

  從“登陸”到發展,從紮根到融合,臺灣青年在大陸的人生歷程,就像一首逐步遞進的“進行曲”。從東南沿海到西部地區,從就業到創業,從單身到結婚生子,重慶臺青鐘秉傑紮根大陸的故事,感染了論壇現場許多聽眾。在鐘秉傑看來,臺青想要在大陸紮根的時候,首先問問自己的心:要把根紮在哪?根要怎麼紮下去?他始終認為,臺青的事業要在大陸紮根,首先心要紮根。心先扎了根,人才能在這裡紮根,根也才能扎得深。

  上海麥可將文創園區負責人連泰瑞是4位臺青代表中資歷最深的一位,1993年就來到大陸的他,對於臺青如何融入大陸感想特別深。連泰瑞建議臺灣青年,一定要多花一點時間去了解當地政策。“很多來大陸多年的臺青,一直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努力鑽研,但卻沒有花時間去了解當地的各種政策,特別是創業補貼。這代表你並沒有真正融入當地的市場。”連泰瑞説,創業補貼的金額多少對臺青來講,或許並不是最重要的,但因此得到當地政府的肯定和支援,對企業品牌會有巨大的提升。“唯有融入當地,搭上政策順風車,臺青才能順水行舟,事半功倍。”

  不是客人 而是主人

  在主旨論壇上,來自兩岸和港澳的嘉賓結合4位臺青的主題演講,與他們進行了生動有趣的互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劉國深建議“登陸”臺青放開格局,不要僅僅著眼于大陸的惠臺利好,“這樣註定走不遠。”在劉國深看來,兩岸一家親,同為中華兒女,臺青應該有與大陸同齡人站上同一起跑線的勇氣和覺悟。“既然來了,就不要把自己當客人,臺青與大陸青年一樣,同樣是未來的主人翁。”

  臺灣知名評論員邱毅則提醒臺青要“時刻準備著”。邱毅認為,臺青“登陸”可以分為心動前、心動後行動前和行動後三個階段,在每個階段都應該有充分準備。“大陸的市場優勢和文化優勢,是臺灣青年‘登陸’前無法想像到的。要感知到這種優勢,不僅要用眼睛看,更需要打開心胸。”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和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施家倫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勉勵兩岸及港澳年輕人勇擔歷史使命,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築夢踏實、共創未來。

  本次論壇由全國青聯、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臺灣創新創業總會共同主辦。(張盼)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