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專家考察浙江富陽 稱似“穿越”回《富春山居圖》

2019-06-03 08:4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杭州6月2日電 (范宇斌)品嘗“狀元饅頭”,體驗包粽子……2日,在考察鄉村振興下的富陽山鄉後,臺灣優質民宿協會秘書長呂人鳳説,“‘接地氣’的鄉村體驗,仿佛‘穿越’回《富春山居圖》描繪的美好生活中。”

  當日,富春山居新時代鄉村振興論壇在杭州富陽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實地考察了富陽新勞動教育鄉村體驗點,為當地發展“美麗經濟”出謀劃策,紛紛感慨不虛此行。

  杭州富陽古稱富春,是元代畫家黃公望作品《富春山居圖》的原創地和實景地。中共杭州市富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夏芬介紹,近年來,富陽以美麗鄉村聚焦美麗産業,以美麗顏值催生美麗産值,傳承農耕文化,樹立鄉風文明,創新推行中小學生新勞動教育鄉村研學旅行等,著力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最美示範區”。

  鄉村振興是當下一個熱門話題。“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歸根到底是教育。”在富陽區教育局黨委委員、富春第七小學校長章振樂看來,新勞動教育是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勞動賦予其新的教育意義,是培養人全面和自由的發展。

  在考察中,富陽推行新勞動教育助推鄉村振興的有益探索,也得到了臺灣專家的點讚。

  揉麵糰、做造型……在洞橋饅頭傳習坊,兩岸專家參觀了與當地狀元文化相結合的“狀元饅頭”製作展示環節。在賢德村農事體驗點,包粽子是當日新勞動教育體驗內容之一。呂人鳳和孩子一起體驗了包粽子後感慨道:“兩岸同根同源,端午將至,小小的粽子傳承起了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

  據了解,在富陽洞橋,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分為山鄉生活自治、山鄉文化感知、山鄉技能成長三大模組。

  農事體驗點的余韻未消,考察團一行隨即參觀了狀元巡遊活動,體會古時狀元榮歸故里的熱鬧景象,感受尊師孝親、崇德立志的傳統文化。

  感受在地文化,體驗農事活動。臺灣文化創意産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臺北市原副市長李永萍説,“我感受到了富陽山鄉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力量。”

  李永萍建言,以傳統文化為脈,當地可以建立孵化器,助力鄉村振興。“例如,可以邀請藝術家、設計師、青年創客和非遺傳承人等駐村交流,‘碰撞’出鄉村振興的‘奇思妙想’。”

  臺灣休閒農業學會理事、臺灣輔仁大學教授李青松則對“狀元饅頭”頗感興趣,並讓他聯想到了臺灣臺東關山鎮的米國學校。“同樣是簡單的食物,賦予在地文化意涵,足以吸引更多人前來體驗。”李青松説,從産地到餐桌,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開展新勞動教育的範式。“有了‘體驗’,接下去還應思考如何‘帶走’,即伴手禮的開發,從而使旅遊、生活、創收結合在一起。”

  據章振樂介紹,富陽正結合“味道山鄉”“二十四節氣”等主題活動,在“農戶+”“村鎮+”兩種模式的基礎上,在全域範圍內逐步推廣新勞動教育實踐體驗活動,形成佈局合理、互聯互通的村鎮基地網。

  據悉,富春山居新時代鄉村振興論壇由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和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