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樂”動江南——臺胞在蘇州追尋音樂夢想

2019-05-14 08:4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南京5月13日電(記者劉歡 何磊靜)今年23歲的莊子慧8歲開始學鋼琴,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琵琶,2018年7月從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後進入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工作,現在是琵琶聲部代理首席。

  2017年11月正式成立的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現有正式演奏員74名,其中有21人來自臺灣。

  “大陸機會更多、收入更高,進入高水準樂團工作,對自身也是鍛鍊。”莊子慧説,大陸樂手基本功紮實、技巧突出,臺灣樂手試奏能力比較強,兩岸樂手可以相互學習、不斷提高。

  周雲捷從臺灣東海大學畢業後,2005年赴美國念碩博士,在當地職業交響樂團演出,兼職教鋼琴,一直到2017年10月。看到蘇州民族管弦樂團面向全球招聘人才的資訊後,她毫不猶豫報了名,並從全球500多名報考者中脫穎而出,如今擔任低音提琴手。

  “雖然行程滿檔,但每天都很開心。我們在世界各地巡演,把中國文化傳播出去。”周雲捷説,今年春節期間他們剛去歐洲巡演,幾乎每場都座無虛席,謝幕後還要加演,觀眾才依依不捨地離去。巡演讓更多歐洲觀眾了解中國、愛上中國。

  樂團工作壓力大,每年還有淘汰機制。去年演了70多場,今年預計要演100場。臺灣樂手會和其他團員一樣,每天到團裏練習,常常犧牲休息時間主動加練。高強度的排練和演出,提高了樂手們的演奏水準,加速了樂團成員之間的磨合。

  周雲捷説,他們演奏時會根據曲風做出調整,以崑曲為例,就循著唱腔變化,在低音的撥弦深淺度上進行音色微調。

  “在這裡,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新鮮的。”她説,自己仿佛又回到學生時代,如海綿般汲取著養分。平常她也會主動閱讀中國經典文學,提高中華文化涵養。

  在蘇州這座充滿藝術人文氣息的城市,還有一群與音樂有不解之緣的臺胞。今年46歲的蘇州大學副教授劉彥玲2013年來到蘇大,現在主要教授西方音樂史。“因為父母還在臺灣,所以選擇從美國回大陸發展。”她説,與美國學生相比,大陸學生更用功,自己教課也因此特別有動力。“我的小目標很簡單,就是把研究做好,把學生帶好。”

  2013年,30歲的吳翊丞從臺灣來到蘇州大學教授音樂理論,現在是碩士生導師、助理教授。“我喜歡這個城市的寧靜。”他説,現在主要是教書、寫作,閒暇時健身,偶爾回臺灣高校演講,接待到蘇大交流的臺灣教師。

  “我現在的生活規律而又自在,這是我實現人生和事業理想的地方。”吳翊丞説。(參與采寫:翟星淵)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