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臺聯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傳承發展交流基地武漢揭牌

2019-04-20 08: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武漢4月19日電 (馬芙蓉 楊衛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傳承發展交流基地(以下簡稱“基地”)19日落戶武漢理工大學。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湖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爾肯江吐拉洪等為基地揭牌。

  黃志賢在致辭中説,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兩岸世代相傳的文化瑰寶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兩岸非遺是兩岸共同肩負的時代使命。

  黃志賢對基地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聚焦兩岸高校青年群體;二是重視保護整理兩岸同胞口傳心授、世代沿襲、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文化遺産,探索構建兩岸非遺人才聯合培養體系;三是立足高校優勢特色,把非遺保護與教育傳播結合起來,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理念融合起來,不斷探索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的研究應用,推動非遺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爾肯江吐拉洪表示,希望武漢理工大學在思想上重視、在力量上投入、在工作上保障,推動基地不僅建起來,而且轉起來,成為鄂臺青年傳承中華文化血脈的平臺,培育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激勵兩岸青年攜手同行。

  武漢理工大學是首批“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單位。該校黨委書記信思金説,學校向來重視並積極推動海峽兩岸高校間文化交流與合作,將竭力把基地建設好、發展好。

  湖北是楚文化發祥地,擁有炎帝文化、禪宗文化、武當道教文化、辛亥首義文化、三國文化等特色文化。據官方統計,該省現有國家級“非遺”127項,省級“非遺”546項。

  發揮文化資源富集優勢,湖北連續多年舉辦海峽兩岸李時珍醫藥文化與産業發展論壇、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行、武當武術夏令營等活動,獲批5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去年7月,全國首個“海峽兩岸考古教學交流基地”落戶湖北,更是為兩岸專家學者圍繞兩岸文化遺産保護、學術研究、文脈傳承等方面交流實踐提供了有效途徑。(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