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121名臺灣基層代表組團訪浙江湖州 加強兩地交流

2019-04-18 08: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湖州4月17日電(胡豐盛 施紫楠)“這幾十年,大陸改革開放,不管是一級城市還是二級城市,都在不斷進步,變化很大。”16日,在杭嘉湖平原的浙江南潯,臺灣南投縣議員蕭志全對中新網記者感嘆。

  4月15日至19日,來自臺灣南投縣的120多名基層代表來湖州參加第七屆湖臺鄰里節,前往南潯區、吳興區、長興縣等區縣參訪。基層代表中有九成以上是第一次來到湖州。

  “2008年我來過杭州,那時候很多都是舊城區,上面寫一個‘拆’字;2011年來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到處是新城區;現在則是高樓大廈,又是不一樣的感覺。”蕭志全每隔幾年都要到大陸參訪,“大陸發展太快了,即使每次來,感覺還是不一樣。”

  除了談到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蕭志全對大陸的基層工作也頗為關注,“比如,群眾‘辦事不出村,審批送到府’,這樣小小的一個舉動,卻是很大的改革,真正把農民當成了‘老闆’來對待。”他説,臺灣的社區規模較小,這裡的村子人數大都是千人以上,但管理得井井有條,資訊化程度很高。

  “我們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參訪,促進我們彼此之間的了解。”臺灣南投縣魚池鄉鄉民代表許慶華是第一次來到大陸,他説這裡有很多學習的機會,不管是經濟文化還是交通,都讓許慶華感受到了大陸這幾年的飛速發展。

  在湖臺鄰里文化節中,“鄰里”,這一傳統社會的基本單位,所演變成的“鄰里文化”在兩岸正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兩地加強交流合作,可以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九州文化傳播中心主任王明鑒認為,新時代的湖州(南潯)走在新農村建設的前列,在美麗鄉村建設、特色小鎮打造、觀光産業發展等方面成就突出;臺灣在農村經濟發展、精緻農業培育、村裏社區治理、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據了解,湖臺鄰里節從2012年開始舉辦,今年已是第七屆。如今,兩地同胞已從最初的家庭、村裏和社區之間的交流,逐步擴展到學校、社團、行業之間的交流;活動形式也從最初的舉辦論壇、走訪參觀發展到經貿往來産業合作,成功開闢出兩岸鄰里互動與兩岸經濟合作共同提升的新路徑。(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