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弘揚媽祖精神,增進心靈契合——兩岸合編的《媽祖文化志》在臺首發

2019-04-05 11:0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臺北4月4日電(記者李建華 劉剛)由兩岸專家學者共同編纂的《媽祖文化志》4日上午在臺灣臺中市大甲鎮瀾宮首發,這是首部兩岸合作編纂的媽祖文化專志。

  據介紹,《媽祖文化志》由原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與臺灣媽祖聯誼會共同編纂,匯集了兩岸專家學者40余人合作完成,從籌備到發行歷經10年。該志書分為《媽祖宮廟與文物史跡》《媽祖祭典、活動與民俗》《媽祖文學藝術與學術研究》《媽祖信仰組織》4卷,共300多萬字,首次較為全面翔實地記述了媽祖信仰的形成、發展、流佈、影響等,展現了媽祖文化的豐富內涵。

  “這套志書是兩岸學者的智慧結晶。”福建省地方誌學會名譽會長、《媽祖文化志》總編陳秋平説,如今,媽祖信仰已成為海峽兩岸乃至全世界華僑華人共同的文化記憶和精神紐帶。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

  媽祖是兩岸共同信奉的“海上保護神”,媽祖信俗是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産。目前,媽祖在臺有分靈宮廟2000多座,信眾1000多萬人。

  福建省地方誌學會副會長俞傑表示,這套志書的編纂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項重要工程,它對弘揚“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閩臺文化交流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與編纂的都是很有名的學者教授,這套志書非常具有權威性。”該志書檯灣方面總召集人、臺中科技大學教授蕭登福介紹,在編纂過程中,兩岸專家學者遇到了用語不同的狀況,通過探討達成了統一,“通過這種磨合也增進了彼此了解”。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一家親。”陳秋平表示,閩臺兩地還有許多共同信俗和傳統文化,如清水祖師、臨水夫人、保生大帝等。下一步,將和更多臺灣民間團體、學術機構開展合作,推動成立“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採取更多文化交流形式,共用史料、共編志書,推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