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詩詞入戲 京昆雙奏——臺灣劇團探索“京昆新美學”

2019-03-11 09:5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上海3月9日電 題:詩詞入戲 京昆雙奏——臺灣劇團探索“京昆新美學”

  作者 王笈

  2014年,由臺灣國光劇團帶來的“伶人三部曲”《孟小冬》《水袖與胭脂》《百年戲樓》在上海大劇院一氣呵成上演,奠定了其“京劇新美學”的風格,令大陸觀眾耳目一新。時隔5年,該劇團將於4月20日、21日再度來滬,首次將“升級”後的“京昆新美學”風格新作《天上人間 李后主》和《十八羅漢圖》帶到寶島之外上演。

  “這次我們以‘京昆未來式’為題,希望向上海的觀眾呈現國光劇團的一個創作思考。”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日前在上海表示,劇團成立至今24年,以傳承京劇藝術為基礎,以現代化、文學化為發展核心,締造出了劇團特有的“京昆新美學”風格。“‘京昆未來式’是國光劇團在臺灣面臨傳統戲曲生存處境的一個思考,也是近幾年來劇團在藝術創作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據張育華回憶,由於京劇藝術在臺灣的傳承資源十分不足,2004年國光劇團到上海演出交流後一直在思考,劇團在臺灣對京劇的傳承希望給觀眾呈現怎樣的概念。“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十多年來在臺灣提出的‘京劇新美學’有兩個最重要的創作策略——現代化和文學化。其中,文學化不只是優美的唱詞,更希望能開發出不同傳統戲曲的一些新期待和對人性的深刻探索。所以我們不拘于流派、不限單劇種,在一齣戲中同時結合了京劇和崑曲,來展現多面的人物情感。”

  此番,國光劇團將帶來詩詞入戲的實驗京昆文學劇場《天上人間 李后主》及曾獲“臺新藝術獎”年度五大作品榮譽的《十八羅漢圖》。

  前者劇名引自“詞帝”李煜的詞作《浪淘沙》,劇情設定為李煜死後一靈未滅,為彌補生前缺憾而展開追尋旅程。全劇完整呈現了《虞美人》《浪淘沙》《菩薩蠻》等經典名作,搭配京劇唱詞及京昆板腔或曲牌,展現詩歌文學與傳統戲曲之美的雙重盛宴。

  後者則是國光劇團創立20週年的新編製作,從古畫拍賣會出發,抽絲剝繭出千金之畫背後的無價真情,探討書畫藝術背後的真諦。

  “詩詞入戲,我們花了一番力氣去挖掘詞曲,挖掘詩詞創作的空間和脈絡,以及詩詞裏隱藏著的許多密碼,這些密碼正是我們創作的關鍵,是讓這些詩詞能夠重新‘復活’在當代舞臺上的表現空間。”《天上人間 李后主》導演戴君芳説。

  在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看來,國光劇團的戲曲已不單單是戲曲,還有更多的戲劇成分;不光是舞臺藝術,更是生活的藝術。“將戲曲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美學、傳統哲學等結合起來,臺灣的劇團在這方面做得越來越好。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演出,能夠讓大家除了欣賞戲曲,還可以從舞臺上看到在美學、生活中應該有更多另外一個層面的追求。”(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