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融合、民主協商,兩岸民間社團如何發力?

2019-03-04 23:29:00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臺籍人大代表許沛接受海峽之聲記者鞠先鶴採訪

  海峽之聲網3月4日訊(記者 鞠先鶴 小景 廖一傑 楊娜 曹婷)“兩岸民間社團,不論在兩岸統一前的促統功能甚至統一後的治理作用,都無可替代。”今年全國兩會,臺籍人大代表許沛帶來了《關於新形勢下更好發揮兩岸民間社團對促進國家統一進程作用的建議》的議案,就改進兩岸民間社團交流現狀提出了建議。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曾潤梅認為,島內民間社團是未來參與兩岸民主協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兩岸交流促進會名譽理事長蔡秉憲提出,要發揮好臺灣青年社團在兩岸民主協商中的作用。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許沛説。蔡英文上臺執政以來,兩岸制度化聯繫溝通機制停擺,民間交流在兩岸社會進一步融合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見面三分情。”蔡秉憲告訴記者,2014年臺灣島內的“太陽花學運”後,他組織了臺灣各高校的學生會主席來大陸交流,並會見了時任國臺辦主任張志軍。

中華兩岸交流促進會名譽理事長蔡秉憲(資料圖)

  “當時很多臺灣學生説,親眼看到張志軍主任,覺得很親切,也很平易近人。”蔡秉憲説,“這就無形中化解了很多矛盾跟意識形態的東西。”

  多年從事兩岸民間交流工作的許沛代表發現,兩岸民間社團在促進兩岸融合的同時,交流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存在以遊樂玩耍為目的的“觀光團”,島內影響力薄弱且只在大陸活躍的“影子團”,或者在島內一套、大陸一套的“兩麵糰”等現象。這些社團對兩岸融合發展沒起到促進作用,反而積累了不良影響。

  另外,許沛也發現,大陸同臺灣社會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社團的交往頻率較少,比如農漁水利業社團、“四大社團”“五師公會”等。同時大陸自身涉臺民間社團的發展也存在諸多短板亟待補充。許沛建議,大陸應強化自身涉臺社團素質的提升,並關注制約兩岸民間社團交流以及融合發展的突出問題。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曾潤梅(資料圖)

  曾潤梅説,其實,兩岸民間社團交流存在問題也説明瞭,未來推動兩岸民間社團的交流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許沛代表告訴記者,制約兩岸民間社團交流的阻力來自於臺灣當局。一段時期以來,臺當局對統派的打壓變本加厲。此前,新黨主席郁慕明表態,願意率先為了兩岸和平發展到大陸協商,卻受到了臺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恐嚇。

  無獨有偶,臺灣當局打壓兩岸交流的行為也波及了兩岸民間社團,蔡秉憲對此深有感觸。“2016年民進黨上臺執政以來,一些民間社團邀請大陸人士來臺,‘申請入臺手續’添加了很多環節,加大了兩岸交流的難度。”蔡秉憲説,不少臺灣社團怕被刁難調查,選擇了觀望。但他認為,兩岸制度化交流中斷,民間交流一定不能斷,“越是這個時候,我們更要做一個兩岸交流的推手。”

  針對臺灣當局的打壓,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曾潤梅呼籲,臺灣民間團體聯合起來,為臺灣未來的發展及島內民眾的福祉共同努力。

  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表示,深化與臺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和人士的交流。

  曾潤梅説,島內民間社團數量龐大,是未來參與兩岸民主協商的重要組成部分。蔡秉憲也認為,在這個過程中,臺灣的民間社團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尤其要發揮好臺灣青年群體社團的作用,因為臺灣青年主導了臺灣社會未來的發展。許沛説,做好兩岸民間社團的交流,不僅是當前推動兩岸社會融合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動兩岸統一工作以及統一後治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許沛指出,無論是推進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等宏觀問題,還是兩岸行業標準共通等具體問題,都離不開兩岸民間社團之間的共同探討與助推。蔡秉憲也表示,希望兩岸能在交流的過程中,從互相理解、尊重到心靈契合,逐步朝兩岸和平統一的方向邁進。

[責任編輯: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