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重慶銅梁火龍耀臺灣 島內民眾大呼過癮

2019-02-18 17:09:00
來源:華龍網
字號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17日21時26分訊(特派記者 李小明 雷其霖)應臺灣南投、彰化的邀請,有“中華第一龍”之稱的重慶銅梁火龍,今年元宵佳節第三次來到臺灣進行巡演。從2月17日至22日期間,銅梁火龍將在臺灣南投、彰化舉行7場展演。今晚的兩場首演在南投主燈區水舞廣場拉開大幕,從臺灣各地趕來的六萬民眾一起欣賞到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盛景,島內居民大呼過癮。

  大部分觀眾都是提前幾天,連夜購票,一票難求。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銅梁火龍在臺灣受民眾追捧 排隊數小時只為一睹火龍風采

  暮色將近,南投當地民眾和各地趕來的臺灣同胞早已等候在水舞廣場。按照每年慣例,南投都將舉辦新春燈展,而作為燈展的重要互動項目,銅梁火龍已經是第三次走進南投、不少島內民眾在五點左右就已經將水舞廣場圍了個水泄不通,裏外三層均是架著“長槍短炮”的民眾。

  銅梁火龍已經開始在做表演前的準備工作了。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南投當地居民藍維尼去年就已經領略過銅梁火龍的風采。在兩個兒子的請求下,今晚她帶著家人一起觀看銅梁的火龍表演。

  藍維尼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銅梁火龍在臺灣的名氣非常大,每年都吸引眾多島內民眾前往觀看。今年的元宵節她帶著9歲和12歲的兒子一起欣賞這場夜幕大戲,希望與家人過一個熱熱鬧鬧的元宵佳節。

  銅梁火龍隊準備就緒。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臺灣攝影家交流協會南投分會會長茆庸正每年都到現場感受銅梁火龍的精彩演繹。與其他民眾不同的是,他對銅梁火龍有著特殊的感情。

  銅梁火龍表演開始。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在2018年由重慶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和華龍網聯合主辦的渝臺兩地攝影家重慶行活動中,茆庸正曾隨臺灣攝影家交流協會一同前往重慶進行采風,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重慶銅梁的火龍演出。

  銅梁火龍表演。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在銅梁火龍的發源地,茆庸正深刻感受到重慶火龍的魅力,通過他的自媒體推廣平臺,銅梁火龍的美已經吸引了他周圍朋友的關注。

  今晚的火龍演出,他也早早出動,下午兩點左右就開始到現場排隊架設攝影設備。

  “不少朋友從各地趕來就是為了一睹銅梁火龍的風采。”茆庸正説,通過他手中的鏡頭,他已經讓身邊的朋友愛上了銅梁龍,愛上了中華的傳統文化。

  銅梁火龍表演。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觀眾來自各地 69歲大爺從香港飛抵臺灣看火龍

  在今年的觀看火龍的觀眾中有一位大爺顯得特別出眾。

  69歲的黃錦榮2018年在朋友圈看到臺灣朋友發出的照片後,一時興起,一年前就與朋友訂下來年共賞銅梁火龍的約定。

  如今,聽聞銅梁火龍會再度赴臺展演,黃錦榮二話不説立馬買好機票抵達臺北,然後乘車前往南投臺灣的朋友一起觀賞火龍的精妙演繹。

  銅梁火龍表演。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不僅如此,來自高雄的市民也不嫌舟車勞頓驅車趕到南投觀看演出。攝影家姚志勇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姚志勇和夫人都是臺灣地區的攝影家,去年夫婦倆還曾專程慕名到火龍故鄉銅梁拍攝火龍演出。今天中午夫婦倆約上一幫朋友早早地抵達了南投的展演現場。

  在火龍演出現場,南投方面專門為攝影師群體設置了拍攝區,拍攝區可以容納數百人。第一場火龍表演還沒開始攝影師專區就已經飽和。據當地組織方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僅第一場攝影師所在的區域已經有480人。而第一場表演結束後這些攝影師將全部退場,由第二批未進場的攝影師進行拍攝。

  銅梁火龍表演。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銅梁火龍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火樹銀花不夜天 銅梁火龍點亮臺灣夜空

  晚上19時,銅梁火龍的八個爐子開始生火,他們分列表演區的不同方位。

  在經過一系列精彩的節目展演後,銅梁火龍作為南投燈會的壓軸項目出場。

  四個彩旗從不同方位跑出來後,20個舉著火把的舞龍隊員從黑暗中跑出來,經過簡短的開場表演後,兩條渾身散發著煙花的火龍從黑暗中衝出來,火龍在表演隊員的手中游刃有餘,上下舞動,左右開弓。它們時而交替,時而並列,在燈光交織的南投夜空形成兩道發光線。只見打鐵水的師傅從火爐中舀出鐵水,身旁的隊友使勁拍向天空,頓時滿天火花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銅梁火龍表演。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1500多攝氏度高溫融化的鐵水飛灑向天空,宛如天女散花。與此同時另外20名漢子赤膊上陣,手持兩條口中、身上噴射著煙火的金黃色巨龍,在火海中上下翻飛、來回穿梭,形成了龍在火中飛、人在火中舞的震撼場景,引得現場觀眾驚呼聲此起彼伏。

  本次銅梁火龍赴臺表演共有41名舞龍隊員參加,這些隊員都是來自銅梁火龍發源地——高樓鎮。他們中年紀最大的65歲,年紀最小的26歲,平均年齡達42歲。

  銅梁火龍表演。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從隋唐時期,高樓當地就有舞龍的習俗,經過千年的積累和傳承,當地男兒均能舞龍,而火龍表演則是當地最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

  在元宵節前夕,這些舞龍隊員就已經展開了有節奏的練習。和去年相比,今年的銅梁火龍比去年更值得玩味,除了表演的節奏感有所調整外,今年的火龍表演增加了川劇的元素,還增加了火把和彩旗的表演作為開場。

  銅梁火龍表演。特派記者 李小明 攝

  據悉,在中華傳統文化習俗中,舞火龍,是為了送神龍上天行雲布雨,確保風調雨順,人壽年豐,因此,從明代開始,每逢重大節慶,銅梁總是鄉鄉火龍舞,夜夜火龍飛,經過近千年的發展,銅梁火龍已經作為中華龍文化的一張響亮名片,贏得廣泛讚譽。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