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輿論和各界人士積極評價習近平重要講話

2019年01月04日 08:06:00來源:新華網

  擘畫兩岸和平統一清晰圖景——臺灣輿論和各界人士積極評價習近平重要講話 

  新華社臺北1月3日電(記者章利新、劉斐、楊慧)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日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在臺灣引發熱烈反響。臺灣主流輿論和各界人士認為,此次講話是未來推動兩岸關係走向和平統一的根本遵循,擘畫了兩岸和平統一的清晰圖景,也凸顯了大陸在主導兩岸關係走向上的自信與實力。

  臺灣《聯合報》用前三個版面大篇幅報道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該報仔細梳理大陸對臺政策新意涵,認為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清晰地擘畫出兩岸統一路徑圖。

  該報刊登臺灣政治大學東亞所所長王信賢教授的文章指出,習近平的講話從歷史、民族感情、兩岸現實等出發,提出五項主張,其核心便是兩岸“統一”,並將“臺灣問題”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聯繫,是具綱領性和里程碑意義的文件。

  臺灣《中國時報》同樣用三大版面深入解讀講話。其中題為《兩岸關係新分水嶺 臺不應再築高墻》的報道指出,習近平暢談和平統一,邀請臺灣代表性人士共商“兩制”,這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影響巨大。報道認為,習近平強調兩岸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顯見其誠意,並呼籲臺灣執政當局不要再“建起高墻,視而不見,坐待時機流失”。

  臺灣《旺報》推出12個版面的特別報道,全面反映臺灣各界對講話的解讀和反響。報道指出,習近平正式提出要探索“兩制”臺灣方案,指明和平統一的實踐方式,是最重要的涉臺論述。“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把握良機爭取對臺灣最有利的條件,是臺灣唯一的正確回應。”

  新黨主席郁慕明指出,習近平的講話展現了領導人維護中國主權領土完整的意志與信心,也希望兩岸基於一家人的同胞情,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表達了他對於祖國統一的責任感。

  “這關係著臺灣的生機和年輕一代的未來規劃,相關政黨應該重視並具體回應。”他表示,新黨願意率先呼應,在新的一年,與各界展開對話溝通,尋求共識,就兩岸的未來與大陸協商,為兩岸的和平統一大業邁出第一步。

  臺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教授指出,習近平的講話展現了“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展現了他是從國家必須統一的高度,去思考兩岸關係必然的走勢。

  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指出,習總書記講話圍繞“兩個‘無法改變’,兩個‘無法阻擋’”的中心,提出五項主張,這將是未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的根本遵循、行動指南,“應該看到,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實現國家統一的偉大進程,正實踐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

  臺灣時事評論員黃智賢表示,習近平承諾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臺灣同胞定不會缺席,而且明明白白地告訴臺灣同胞,你們想要的生活方式,我們都尊重,“我覺得這代表著他的格局、氣度和堅持”。

  “臺灣的未來在於統一,臺灣的進步和繁榮在於統一。”黃智賢説,我們這一代人要把這件事情做好做滿做完,兩岸統一帶給我們這一代人的是真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兩岸的未來就是要追求統一。這既是為臺灣的未來、兩岸的未來,更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缺少臺灣,則夢不能圓,臺灣不能在這個歷史進程中缺席。”中國國民黨前主席、臺灣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對記者表示。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