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榕臺商臺胞:“以對話取代對抗”頗有感

2019年01月03日 09:4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兩岸40年)在榕臺商臺胞:“以對話取代對抗”頗有感

  中新社福州1月2日電 (記者 林春茵 劉可耕)對於1月2日在北京舉行的《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多位在榕臺商臺胞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以對話取代對抗”頗有感,“感受到對臺灣同胞的尊重和善意”。

  臺商二代、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陳秀容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習近平總書記在當天的紀念會講話中,提到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並強調以對話取代對抗、家裏事應該由家裏人商量著辦,令她更有信心也更安心,“有很大的認同感和很大的安全感。”

  陳秀容1993年從臺灣來到福州,女承父業投資經商,“一來就是快大半輩子,事業和理想都在這裡”。如今,她投入13億元人民幣開建大型城市綜合體——富創世紀城,並投建福清中信先施物流公司。

  “臺胞一定要抓緊機會到大陸發展。”陳秀容説,無論是生活條件,還是臺灣青年關心的就業、創業問題,福州都給予很大的便利,“臺灣青年到大陸打拼,先就業,先來生活、玩耍、結交朋友,路會越走越順。”

  在同是臺商二代的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奕廷看來,習近平總書記用“五個充分”來保證“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讓他從中感受到“對臺灣同胞和臺灣島內制度、生活方式的尊重”。

  “這五個‘充分’,讓我們感受到被重視,也覺得情深意切。”陳奕廷説,兩岸能夠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坐下來,思考商談兩岸和平統一的架構,“是非常具有深遠意義和實實在在的做法。”

  陳奕廷説,大陸惠及臺胞31條措施出臺,對臺資企業的幫扶相當細化,讓臺灣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來大陸的廣大天地發展事業”,令臺胞對未來兩岸發展非常有信心。

  來自臺灣苗栗的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主治醫師陳柏叡表示,兩岸以對話取代對抗,對於兩岸未來和平統一的道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陳柏叡告訴記者,18歲時因為姐姐曾往大陸游學,對大陸很有好感,鼓勵他“登陸”報讀北京大學;2009年,福建率先開放事業單位招收臺籍畢業生,他由此考取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成為福州市事業單位聘用的首位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臺胞。

  陳柏叡用“幸運”和“感恩”來形容自己的大陸生活與工作,2018年他獲頒“福州市青年五四獎章”。(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