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商二代投身大陸“綠色産業”

2018年12月04日 08:27: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廈門12月3日電(記者付敏)近年來,臺灣青年在廈門創業方興未艾。從小就跟隨父親謝蒼髮到大陸學習、生活的謝宗翰與謝宗哲沒有子承父業,而是選擇自己創業,投身大陸“綠色産業”。

  1994年,7歲的謝宗翰跟隨父親從臺灣高雄來到廈門,是最早一批“登陸”的臺商子女。大學畢業後,他又回到大陸工作,娶了廈門太太。“在我心裏,廈門就是‘第二故鄉’。”謝宗翰説。

  父親謝蒼髮從事混凝土行業20多年,參與和見證了廈門的飛速發展。從海滄大橋到環島路,從人民會堂到會展中心,很多知名的工程、樓盤、建築,都使用了謝家企業的混凝土。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謝宗翰得到關於創業的啟發,也樹立了決心。今年11月,他與朋友合作成立了一家建材公司,開發新型環保塗料。

  “大陸越來越重視環保,就廈門而言,每年對環保塗料有四五百萬噸的需求量。比如保障性租賃住房、地鐵等建設項目,對於建材使用都有著嚴格的環保要求。”謝宗翰説,計劃以廈門為據點,將事業延伸拓展到其他省份。

  “臺灣市場小,加之現在經濟不景氣,相較之下,大陸環保市場龐大、發展潛力巨大。”謝宗翰説,“這不僅讓我信心滿滿,更有了求新研發的動力。”

  同樣投身“綠色産業”的弟弟謝宗哲,有著與哥哥不一樣的發展計劃。在臺灣工作多年的他,今年4月回到廈門,開始從事環保設備銷售業務。

  “在考察過大陸市場後,我認為可持續發展、綠色節能是一種大趨勢,”謝宗哲説,“為此,我們公司在研發環節投入很多,實現了環保設備一體化,即在攪拌站運作的同時進行污水處理。”

  此次“西進”,謝宗哲將太太也一起帶上了,負責公司管理。“大陸的飛速發展讓人驚訝,相比之下,臺灣的發展卻在放緩。對於年輕人來説,大陸機會更多。”他説。

  在謝宗翰、謝宗哲兩兄弟看來,大陸出臺落實的“31條惠臺措施”以及各個省區市隨後配合出臺的細則,都給臺灣青年帶來大展身手的機會。

  “大陸惠臺舉措為臺灣青年搭建了一個發展事業的舞臺。廈門是臺灣青年前來大陸就業、創業的好地方,希望更多臺灣青年過來努力打拼、實現夢想。”謝宗哲説。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