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66條”出臺近一個月 “臺企臺胞同等待遇”在閩加速落實

2018年07月05日 10:2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7月4日電 (閆旭)自福建發佈“66條惠及臺胞措施”近一個月來,“臺企臺胞同等待遇”在福建各地加速落實。

  7月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向兩岸媒體解讀“66條惠及臺胞措施”並通報實施進展,相關人士作出上述表示。

  6月6日,《福建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意見》(簡稱“66條”)發佈,推出66條惠及臺胞措施,為在閩臺胞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據福建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鐘志剛介紹,福州市在大陸率先開展臺灣社工參加大陸社會工作者職業水準考試;推動16家銀行機構為在福州的臺胞辦理信用卡,已累計發放500多張,其中額度在1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佔75%。

  廈門市已宣佈7月末將實現電子臺胞證與當地居民身份證同等使用,出臺了鼓勵臺青來廈門就業創業的相關優惠政策。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再度向臺胞推出200個招聘崗位,福建省首家臺資獨資演藝企業落戶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

  漳州市今年新批准了3家市級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和2家臺灣青年實訓基地,並舉辦了兩場臺資企業轉型升級輔導培訓講座,培訓臺商臺幹超過100人次。

  平潭綜合實驗區為臺胞胡乃文頒發了首張《臺灣地區職業資格證書採信證明》,推出了支援兩岸影視産業合作的20條政策措施。

  鐘志剛表示,除廈門、莆田已出臺60條、35條惠及臺胞措施外,福建其餘各設區市結合自身實際也在積極擬制、創新拓展貫徹大陸“31條惠及臺胞措施”和“66條”的具體措施,推動落實臺企臺胞同等待遇,增強臺胞在閩工作生活獲得感。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葉飛文表示,近年來閩臺合作領域持續拓寬,産業合作亦不斷提升。“66條”發佈後,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又不斷拓展閩臺合作新領域。

  據葉飛文介紹,福建對臺灣地區投資者在福建設立整合電路、文化創意、現代農業等企業,在産業佈局、資金扶持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援;支援臺資企業與福建省國有企業協作發展,拓展海內外市場。

  “66條”涉及福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政策措施,主要體現在“六個同等”。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王強説,在閩臺胞可以同等享受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同等享受引進人才支援政策、同等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同等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福建省同等支援臺胞納入政府表彰獎勵,同等扶持在閩設立臺灣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66條”出臺近一個月來,福建有關部門迅速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推動。6月2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公佈了涉及“66條”的55家責任單位的對接窗口和諮詢電話。鐘志剛表示,“66條”的核心是落實臺企臺胞同等待遇,將進一步促進閩臺交流合作。(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