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志為媒 兩岸同心——《閩臺曆代方志整合》在臺首發

2018年06月27日 08:39:00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6月26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福建歷代方志文獻致贈典禮26日在新北市臺灣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行,同時還舉行了《閩臺曆代方志整合》大型文獻整理項目首發式。

  此次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共向臺灣世界宗教博物館、新北市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輔仁大學、佛光山大乘寺廟贈送福建歷代方志文獻2186種、3754冊,並分設閩臺方志文獻中心。

  據悉,這是大陸方志機構向臺灣地區有關機構贈送方志文獻數量最多的一次。擺放在博物館大廳一角的方志文獻,佔據了數張書櫃,吸引與會臺灣各界人士駐足翻閱、合影留念。

  地方誌就是一個地方的“百科全書”,它比正史更加“接地氣”。臺灣中華文物保護協會名譽理事長莊芳榮説,閩臺兩地既有歷史、政治上的關聯,也在文化、宗教、民俗方面一脈相承,研究臺灣歷史必須以閩臺兩地方誌作參考。福建方面編纂《閩臺曆代方志整合》,是一件難能可貴、有遠見的好事。

  《閩臺曆代方志整合》項目由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組織實施,吸收兩岸學者擔任學術顧問,計劃匯輯閩臺曆代方志347部,是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閩臺曆代方志彙編,擬分四輯出版。

  據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副主任俞傑介紹,當天首發的“福建省志輯”和“臺灣志書輯”,記載了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同屬一個中國的史實,從地方誌角度論證了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閩臺曆代方志整合》中有大量關於閩臺關係的記載,如其中收錄的乾隆《重修臺灣府志》記載“臺郡負山面海,臺山自福省五虎門蜿蜒渡海”,康熙《臺灣府志》記載“凡此歲時所載,多漳泉之人流寓于臺者,故所尚亦大概相似雲”。

  典禮上還播放了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製作的“與歷史同行——方志之夜”文藝晚會錄影,並舉行了“攝影家眼中的方志”攝影展,受到與會嘉賓好評。

  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主任陳秋平表示,此次方志入臺對促進“兩岸一家親”大有裨益。下一步,福建省方志委還將積極爭取赴臺舉行《媽祖文化志》首發式,建立兩岸專家溝通交流長效機制,邀請臺灣專家參加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閩臺方志文化)專家委員會。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