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化兩岸經濟合作 福建自貿試驗區帶來新思路

2018年05月25日 14:4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5月25日電 (記者 龍敏)“將廈門納入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實驗區”“支援設立兩岸健康養老試驗區”“探索推動廈金遊艇自由行”“推動直接採認臺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的一項項具體舉措,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帶來諸多新思路。

  對此,在大陸投資興業已20年的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奕廷2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幾點創新舉措對於後續準備到福建投資發展的臺胞而言,非常重要,可以實現無縫對接。

  在中國現有11個自貿試驗區中,福建自貿試驗區是唯一將“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當作自身定位和發展目標的自貿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就明確提出,充分發揮對臺優勢,率先推進與臺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示範區。

  過去3年間,118.04平方公里的福建自貿試驗區,逐步開拓閩臺經濟融合的新空間。福建省副省長鄭新聰指出,掛牌運作3年來,福建自貿試驗區率先在醫療、旅遊等50多個領域對臺開放;新增臺資企業2005家,合同臺資58億美元;建成8個兩岸“三創”基地,為臺胞來閩創業就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在平潭創業的臺灣青年方意茹認為,越來越多的新思路、新舉措在福建自貿試驗區成功試驗,將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

  自設立開始,自貿試驗區就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區”。由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發佈的《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17-2018)》藍皮書顯示,福建自貿試驗區2015年4月掛牌以來已積極實施76項涉及推進與臺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的重點試驗任務,其中落地實施70項,正在推進2項,暫不實施4項。

  兩岸同胞開啟交流交往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社會聯繫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教授認為,福建作為大陸離臺灣最近的省份,力推閩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自貿試驗區建設將是閩臺融合發展的新突破口。

  一天前,中國官方公佈《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該方案明確福建自貿試驗區從創新産業合作新機制、建立通關合作新模式、加強閩臺金融合作、打造創新創業新平臺、拓展交流交往新渠道等五方面,進一步發揮沿海近臺優勢,深化兩岸經濟合作。

  對此新方案,黃茂興稱,新意多、含金量足。福建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將為兩岸經貿合作的各種可能性進行先行先試。

  在他看來,該方案釋放了更多的善意,提供了更多的禮包,創造了更優越的合作平臺。尤其是,在閩臺産業優勢互補、互聯互通和金融合作上提出一系列新舉措,順應了閩臺兩地經貿文化深度合作的新期待、新要求。

  鄭新聰表示,要讓改革試驗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兩岸業界和民眾,努力把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前沿平臺。

  對於該方案要求強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同福建省改革的聯動,黃茂興認為,這將加大自貿試驗區政策的“溢出效應”,把福州、廈門、平潭的對臺先行先試舉措儘快輻射到福建全省和周邊地區,促進更大範圍內的對臺融合發展。(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