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福建自貿試驗區“周歲”:“鹿港小鎮”唱新曲

2016年04月22日 08:00: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4月21日,是福建自貿試驗區掛牌一週年的日子。就在這一天,臺灣彰化縣鹿港農會攜三百餘種産品來到廈門自貿片區,正式入駐廈門跨境電商産業園,並同自貿片區跨境電商新平臺“跨境聯盟”攜手合作。

  得益於一首《鹿港小鎮》,鹿港在大陸的知名度不亞於澎湖灣。而通過最新的合作,廈門民眾只要上網點點滑鼠,來自鹿港農會的鳳梨酥、芋頭酥、芝麻糕以及各種新鮮水果,就可以跨越海峽,在3天內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

  “這是一個最快的速度”,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梁志傑説,廈門自貿片區為當地的農産品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梁志傑所讚譽的平臺,實際上是廈門自貿片區一年來聚焦對台貿易投資自由化,推出多項新政策的結果。

  首先,鹿港農會未來向大陸消費者發貨將採用兩岸海運快件。廈門是大陸首個開展對臺海運快件業務的城市,海運快件不但大幅降低運輸成本約四成,還大大增加了運載量。目前,廈門兩岸海運快件已實現每週5班次常態化運作。

  其次,廈門檢驗檢疫部門對臺灣進口食品採取“源頭管理,口岸驗放”,讓檢驗檢疫放行時間和成本大幅減少,一個貨櫃可以節省300元到400元人民幣成本,也令臺灣食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新鮮通關”。

  梁志傑也告訴記者,這批前來廈門展出的農産品,通關非常迅速,“這給了我們很大信心”。

  他説,未來,鹿港的臺灣水果,在九分熟的時候採摘,送到廈門時正好是最合適的成熟度;而鹿港農民手工製作的鳳梨酥,也可以在不加防腐劑的情況下,第一時間送到大陸消費者手上,“這一定能打響我們的品牌”。

  也正是得益於便利的通關政策,廈門自貿片區掛牌一年來,作為大陸最重要的臺灣水果、農産品進口口岸的廈門進口臺灣農産品、食品2.05億美元,同比增長36.7%,均創下歷史新高。在這一年中,共進口臺灣水果4.42萬噸,貨值6798.9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9.20%、92.69%;總貨值取得翻倍的增長,且量價齊升。

  廈門檢驗檢疫局還透露,在自貿片區進入第二年之際,還將對大陸市場有一定需求量的臺灣家電産品試點認可臺灣地區認證檢測結果,降低入境口岸抽批率,減少産品進口檢測費用,促進臺灣産CCC認證産品入境。

  這意味著,在未來,受益自貿新政的臺灣産品還會越來越多。

  除了利好政策,廈門自貿片區搭建的眾多創新性平臺也有助臺灣業者分享自貿紅利。廈門自貿片區制定了跨境電商的扶持辦法,打造了跨境電商、快件、郵政EMS三合一公共管理平臺。在此次鹿港農會進駐的跨境電商産業園中,就有跨境聯盟公司專門為臺灣産品設立的臺灣館。

  據介紹,廈門民眾在臺灣館裏發現滿意的産品,就能到網上下訂單,買到貨真價實的臺灣産品。跨境聯盟公司總經理張瑞嬌説,由於省去中間關節,渠道扁平化,臺灣農民和大陸消費者可以成為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梁志傑説,未來還會有更多彰化和鹿港的農産品來到廈門。而《鹿港小鎮》在大陸唱響多年後,鹿港有望在自貿片區唱出新的美妙樂章。(記者 陳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