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年學者建言兩岸民間交流機制創新

2018年03月28日 16:04:00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杭州3月28日電(記者查文曄)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正在浙江寧波舉行,多位兩岸青年學者對新形勢下兩岸交流機制創新提出建議。

  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講師李文藝認為,當前兩岸關係更加複雜嚴峻,兩岸交流的節奏、幅度、議題和做法都出現了一些變化,更多依靠民間直接進行,這就需要塑造新的交流機制、注入新的動力並且賦予新的作用,以此為抓手著力增進兩岸同胞情誼,強化民眾利益聯結,增強臺灣民眾對大陸的認同,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條件。

  他表示,新的兩岸交流機制需要兩岸産業、商貿、社會組織等多方共同參與,聚沙成塔,形成合力。大陸各級政府應統籌落實針對臺胞的同等待遇措施,切實增強臺胞在大陸的歸屬感和獲得感。在幫扶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方面,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和實習機會,提高創業就業成功率。

  廣西師範大學法學院臺籍講師王孟筠表示,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這將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陸方面惠臺措施,來大陸就學的臺灣青年平均年齡逐漸降低,他們更容易融入大陸的青年團體,與大陸青年産生深入互動,這有助於消除他們對大陸的誤解,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後達到心靈契合。他建議大陸高校在政策宣導、社會實踐等方面推出更符合臺灣青年特點的政策,幫助他們融入大陸。

  廣州大學臺灣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楊熊端認為,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深入,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已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參與者。建議針對他們的身份特點,結合中華傳統文化、旅遊、聯誼、表演等載體開展交流,爭取這一群體對“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的理解和支援,推動他們成為兩岸同胞交流、融合的新橋梁。

  本次論壇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主題為“新時代新挑戰新作為”,來自兩岸的四十多名學者參會,就當前兩岸關係中若干重要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