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當局目前已陷入“外交”困局 解藥則在兩岸關係之中

2018年01月25日 10:44:00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 李俊峰】“我每天看外館電報有時也會心驚膽跳……有大使一下子就瘦了7公斤。”臺灣“外交部長”李大維23日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的一席話很快“一語成讖”。

  在當前環境下,臺當局要維持所謂的“外交關係”已然力不從心。臺媒24日稱,臺“外交部長”李大維此前一天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説,看了很多外館電報,有時候是心驚膽跳。李大維還稱,過去一年八個月時間,“北京方面對我打壓”的壓力始終存在,有“大使”一下子就瘦了7公斤。不過,以“我國與友邦”關係來看,目前是可控管範圍。

  困局之下,難免疑慮重重,有點兒像驚弓之鳥。“大陸拉美動作多,恐現斷交潮?”臺灣《經濟日報》24日以此為題稱,中國大陸外長王毅最近出席中拉論壇,和多個中南美洲外長會面,其中包括臺“友邦”薩爾瓦多等國外長。臺“外交部”就此表示,拉共體中四個出席會議的“友邦”事前均曾向臺説明是依循區域事務及經貿原則與會,不會與中國大陸觸及雙邊關係議題,“中方施加於我與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國家邦交的壓力始終存在,外交部隨時密切注意相關動態”。

  “大陸方面至今仍然是相當克制的,希望臺灣當局不要誤判。”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廈門大學臺研院教授劉國深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中國願意與世界上所有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但不會為了建交而建交,而是會全面考慮國家利益,也會考慮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因素。只要臺灣當局不採取對抗性政策,大陸方面不會急於壓縮臺灣當局參與國際活動的空間。如果臺當局採取對抗性政策,大陸一定會採取反制措施,國際空間問題當然也是選項之一。“建議臺灣方面在兩岸關係政治互信方面多動點腦筋,多用力,解藥在兩岸關係中”。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