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怕失去唯一歐洲“友邦”,臺灣超緊張:蔡英文你準備好了嗎?

2018年01月25日 09:22:00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 李俊峰】“我每天看外館電報有時也會心驚膽跳……有大使一下子就瘦了7公斤。”臺灣“外交部長”李大維23日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的一席話很快“一語成讖”。24日,島內媒體紛紛援引天主教媒體的消息稱,與大陸尚無外交關係的教廷再次對華示好,在主教任命問題上做出重要讓步,這似乎顯示雙方建交的最後障礙正被掃除。

  雖然該傳言並未得到官方證實,但島內政壇一片緊張,從“外交部”到“立委”紛紛表態,擔憂失去這個唯一的歐洲“友邦”。蔡英文政府上臺以來,已經丟了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馬兩個“邦交國”,“友邦”數量僅剩20個。明白人都清楚,如不是大陸“收著點”,臺灣的“友邦”數量恐怕還要少得多。搞不好兩岸關係,臺當局的“外交”再怎麼折騰,註定會不時響起警鐘。

  島內媒體24日紛紛援引香港天主教媒體《亞洲新聞》的報道稱,在牽動中梵的主教任命問題上,教廷做出讓步,派遣代表團赴大陸,要求兩位獲得教廷認可的主教,讓位給中方選出的主教。此舉可能意味著,教廷與大陸的關係升溫,與臺灣的“邦交”或將生變。有臺媒援引一名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的話稱,中國大陸跟教廷建交“勢在必行”,呼籲臺灣做好“被放棄”的心理準備。

  其實,教廷希望與大陸建交不是什麼秘密,近年來多次向中國大陸示好。去年12月,教皇方濟各在結束訪問孟加拉國的行程準備返回羅馬時曾提到,“我很想訪問中國,這件事情我不會隱瞞”。正因如此,雖然《亞洲新聞》的説法未得到官方證實,島內輿論還是一片緊張。

  “陸梵撥雲霧,臺灣外交響警鐘”,臺灣《聯合報》稱,作為臺灣在歐洲的最後一個“邦交國”,教廷對臺灣“外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眾所週知,陸梵建交的最大障礙,來自於主教任命權。此次傳出撤換主教消息的意義是,對已然任命的主教教廷尚且願意撤換,其讓步不可謂不大,與北京建交的意志自然毋庸置疑。“一旦事實來臨,蔡政府做好準備了嗎?”

  臺灣“外交部”針對傳聞回應稱,臺方對於教廷與中國大陸的對話及相關互動情形均有了解,隨時就相關情勢研析,持續密切關注其發展。

  島內政客則紛紛發出警告,要求臺當局做好應對。民進黨“立委”羅致政稱,照目前情況看來,教廷與中國大陸正朝向正常化的政治態度,如果關係有重大突破對臺灣“外交”是一“警訊”,不僅可能影響教廷與臺灣關係,對於臺灣其他屬於天主教信眾的“友邦”也會造成一定程度影響。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稱,對臺灣後續可能會帶來的“邦交危機”,臺“外交部”與“國安”單位應緊急做好相關應對措施,因為可能會帶來連鎖的“外交烽火效應”。

  臺“中央社”24日晚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去年12月教廷代表團赴中國大陸舉行例行會議,教廷曾向臺灣簡報會議觸及內容。主教任命權問題如果排除,對梵中關係是正向發展,“但還有很多其他因素牽涉其中”。該“知情人士”還稱,大陸與教廷的接觸、交流,臺“外交部”都有掌握,目前“臺梵邦交”穩定。

  “這更像是自我安慰。”島內一名資深媒體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明眼人都清楚,雖然臺灣很看重這個歐洲唯一的“友邦”,但教廷並不很在乎與臺灣維持“邦交”,它期待與大陸建交,主動權根本不在臺灣手中。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