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明月何曾是兩鄉 十九大代表梁建勇引古詩談閩臺交流

2017年10月19日 21:38:00來源:台灣網

  “明月何曾是兩鄉” 福建十九大代表引詩談閩臺交流合作

  十九大代表 、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梁建勇。(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台灣網10月19日北京訊 (記者 于斯文)“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十九大代表、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梁建勇引用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詩句寄語閩臺交流,他相信這交流合作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19日上午,出席黨的十九大的福建代表團繼續討論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並對中外媒體開放。梁建勇回顧了近年來福建推出的一系列對臺先行先試措施,並表示將一如既往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裏提出的系列政策措施。

  近年來,福建省針對閩臺在經濟、文化、青年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據梁建勇介紹,僅在海峽論壇期間,中央政府和福建省政府就出臺了50多項政策措施,涉及臺胞簽注、赴臺旅遊、臺青創業就業、臺企融資等多個領域。在福建自貿區內,共有42項對臺服務貿易開放措施,目前已經落實了36項,還先後推出了20多項對臺服務便利化措施。在鼓勵支援臺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方面,福建從支援多種形式的創業基地建設、創業輔導、融資支援、項目扶持、人才創業、經營場所和住房保障,以及子女就學、實際就業等九個方面提出了扶持政策。今年7月份,福建又制定了鼓勵和支援臺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的若干措施,涉及4個方面共12條。著力解決當前臺灣青年創業就業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努力營造臺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的良好環境。

  梁建勇以廈航為例,介紹了臺胞來閩就業的實際情況。日前,廈門航空在臺灣從5000多名報名者中招聘了80位空乘人員,相較于在島內,他們的工資收入提高了2-3倍。廈航公司表示,近期還將再招200-300人。梁建勇説,我們所有的政策出臺,主要是順民意、顧民生、為民利,有利於閩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梁建勇表示,福建將一如既往地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對臺政策措施。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具體介紹:

  第一,進一步開放自貿區先行政策。前不久,福建省上報了關於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區改革開放的方案,其中涉及到許多對臺方面的政策,包括臺胞享受大陸居民同等待遇的政策,推動閩臺貸款、資金、人流等各類要素自由流動的政策,還有擴大金融、通訊、物流、電商、旅遊、醫療、文化、教育等行業的對臺開放。商務部目前正在召集有關部門做進一步的研究,福建省也將進一步跟蹤和落實。

  第二,進一步在福建特殊區域實行更有成效的對臺開放措施。例如在平潭試驗區內,福建就進行了一區兩標的試點,即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實行大陸標準和臺灣標準包容共存。今後還將推廣到自貿區和其他的特殊監管區域內,為在閩的臺灣同胞創造像家一樣的工作生活環境。

  第三,進一步推進臺商、臺青的大服務格局,根據需要推出一些具體的先行先試舉措,提供更多的崗位和行業,繼續鼓勵支援臺灣青年到福建創業就業;擴大創業基地的建設,發揮臺胞在創業就業方面的示範引領效應;在臺資企業比較密集的電子、石化以及機械等行業,出臺一批扶持行業的政策,帶動産生特色産業集群,打造閩臺産業合作對接升級版;進一步做好政策資訊的宣傳工作,拓寬臺灣青年到福建學習、創業、就業的渠道,迎接更多的臺灣同胞,尤其是臺灣青年來福建就業創業,實現人生夢想。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認同‘九二共識’這個歷史事實,秉承‘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閩臺之間合作交流的路子一定會越走越寬廣,福建一定會成為臺灣青年創業就業的樂土和福地”,梁建勇説。(完)

  “明月何曾是兩鄉” 福建十九大代表引詩談閩臺交流合作

  19日上午,出席黨的十九大的福建代表團繼續討論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並對中外媒體開放。(台灣網 于斯文 攝)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