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開歷史倒車 民進黨阻大陸退休黨政人士赴臺

2017年04月18日 08:21:2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據臺媒近日報道,臺當局行政機構擬修正“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許可辦法”,對大陸官職、黨職人員赴臺許可規定,將由“現任者”修改為“現(曾)任者”一併納管。這是繼民進黨當局限制臺灣退役將領赴大陸之後,又一限縮兩岸交流之舉。

  辯解自打嘴巴

  臺灣“移民署”稱,臺方現行的規定,對於曾任大陸黨政軍職人士,如有危害安全或社會之虞,就不得來臺。這次納管範圍由“現任者”修改為“現(曾)任者”,只是“修正文字用語,並未限縮來臺資格”。

  但臺“移民署”又自相矛盾地表示,曾任大陸黨政軍職務者,如曾有迫害臺灣地區人民之情形,其退離職後雖已無危害安全或社會安定之虞,但來臺並不受民眾歡迎或接受,因現行規定無法規範,所以才要修改條文。

  與此同時,臺當局還要縮短大陸旅客健康檢查、醫學美容來臺的證件有效期,從6個月修正為3個月。臺“移民署”稱,由於大陸旅客來臺最長只能停留15日,所以證件有效期縮短3個月對使用者並無影響。

  “移民署”表示,這一許可辦法修正草案僅係初稿,尚非定案,須經刊登臺行政機構公報預告60日,廣徵各界意見後,再匯整修正並交臺內政主管部門、陸委會等部門審議,再報臺行政機構核定後始能發佈。

  空談深化合作

  在兩岸官方交流渠道停擺,大陸游客大幅減少的時刻,臺當局先是忙著阻擋臺方退役將領赴大陸,又要“修法”限制大陸退休公職人員赴臺,所為何來?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對此表示,大陸退休的黨政人士是對臺交流的骨幹,大陸卸任官員部分在退休後轉往學界任職,若來臺進行智庫交流,可發揮居中傳話的二、三軌民間交流功能,讓臺灣了解大陸的最新政策走向。如果限縮相關人士訪台,切斷了資訊來源管道,兩岸誤判的可能性恐怕會上升。

  不讓大陸退休的黨政人士赴臺交流,要深化兩岸交流從何談起?倪永傑直言,民進黨的做法,是倒退回90年代末期,很像當時李登輝對大陸“戒急用忍”等諸多限制,違背了臺灣多數民眾希望擴大兩岸交流的意願,完全在開歷史倒車。

  倪永傑認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受到老“臺獨”、新“臺獨”勢力的“綁架”,民進黨內就算有務實派,也沒有足夠的能量。此外,明年2018年臺灣將舉行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此時開始收緊兩岸政策,升高對抗態勢,可能在兩岸關係上製造事端。

  從“新南向”政策、聯合美日對抗大陸、“去中國化”,到限縮兩岸交流,民進黨當局正在有步驟有計劃地逐漸切斷兩岸關係。這些動作證明,蔡英文所説的“要釋放善意、不走對抗老路,兩岸要坐下來談”等,根本是口蜜腹劍,用意只是欺騙民眾、麻痹外界和推卸責任。

  居心一目了然

  臺當局限縮兩岸交流的動作,非只一端。早在今年1月份,就傳出臺“移民署”等部門刁難陸客旅遊申請,尤其不準參訪藍營執政的8個縣市,當事人如有大陸統戰部門或招商局的背景,最容易被拒絕。

  臺灣《旺報》報道説,在去年“520”民進黨上臺之前,臺當局的做法是一般先讓大陸人士入臺,然後再考察其在臺言行,現在則是在聯合審查時就先否掉,因此陸客申請入境被拒件數一度暴增六七成。

  一名多次辦理兩岸交流、考察團的人士透露,“移民署”對來臺大陸人士的身份十分關注,甚至可稱得上吹毛求疵。就在1月,一名大陸記者申請觀光入境金門時,因為她的公司組織變動,名稱更改,結果被“移民署”要求補件。而補件的方法則是用公司的舊名稱將她辭退,這樣才得以入境。有業者稱,“移民署”動不動就叫人補件,補到業者實在夠煩,乾脆不送件,結果在“移民署”嘴裏就變成“是你們自己不來的”。

  《旺報》進一步披露稱,當局甚至傳出為了嚴審陸客來臺,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只要小組搖頭,陸客別想來臺灣”。旅遊業界傳聞只要是僅來“藍八縣市”的一律不準。由於接待參訪團的社團大多偏藍,嚴審的動作被視為“清藍”。

  從去年“520”至今年3月,大陸赴臺遊客同比大減100萬人次,已讓臺灣旅遊業損失500億元新台幣。臺當局對此不但不在乎,還要雪上加霜,讓兩岸間投資考察、民間交流等也舉步維艱。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五屆農業嘉年華會兩岸主題日上,出現了臺灣屏東縣、高雄市、嘉義縣等綠營縣市的農産品。大陸和臺灣方面,誰真心推動兩岸交流,誰一心阻斷兩岸往來,一目了然。(王平 王連偉)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