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大陸臺商熱議兩會涉臺熱點

2017年03月14日 23:08:2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3月14日北京訊 (記者王怡然)“全國兩會”是中國人農曆新年後的第一件大事,每年3月,代表委員相聚一堂共商國是,為老百姓發出“中國好聲音”。今年兩會,“卡式臺胞證的改進”、“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等涉臺熱點引發兩岸民眾、尤其是大陸臺商的關注。近日,本網記者就以上熱點採訪了幾位大陸臺商,聽聽他們怎麼説。

  談卡式臺胞證的改進

  最近,在北京創業的臺商張如君有點忙,因為工作她需要在各地跑,她説她的卡式臺胞證在上海比較好用,有兩三個網點網路買票就可以取,但是大部分城市還不行,希望能“開放更快速點,可以給臺商帶來更多方便”,還希望“未來如果能把臺灣駕照直接轉換成大陸駕照就更方便了。”

  近年來,大陸方面不斷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便利。特別是2015年9月卡式臺胞證的正式啟用,讓臺灣居民來往大陸更加便利,在大陸停留、居留更加方便。

  對此,全國臺企聯會長王屏生表示,卡式臺胞證在使用上應力求更方便,如果因為八個位數的不同於大陸身份證而降低了它的使用,那可真太遺憾了,所以希望能進一步加強智慧使用。

  平潭臺商薛清德表示,身邊很多朋友都已換了卡式臺胞證,從臺灣來大陸,過海關的時候不用查驗也不用蓋章,確實方便很多,“盼望未來卡式臺胞證能像身份證一樣在祖國的大地上遍行無阻,包括去政府部門辦事,如果能感應刷卡就更好了。”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關於卡式臺胞證,後續會有進一步改善的做法。在今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臺盟中央也提交了一份關於改進卡式臺胞證功能的提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卡式臺胞證在使用上會更加便利。

  談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

  “我前陣子看了些資料,高達65%的臺青沒有來過大陸,這讓我十分驚訝。” 王屏生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要吸引更多的臺灣青年來大陸,兩岸青年人的交流應加大力度,這對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將是非常有用的,也更多地突顯兩岸一家親所帶來的溫暖。”

  伴隨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涌動,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跨海而來,懷揣著夢想打拼創業,期望在這裡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陸各地各有關方面也採取了許多積極措施,為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創新搭建平臺、優化環境、提供便利。截止目前,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共授牌設立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為兩岸青年放飛夢想、施展才華提供了重要平臺。

  對此,臺商徐濤表示,大陸“雙創”氣氛濃厚,臺灣經濟這兩年發展的不好,臺灣年輕人來大陸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應該多鼓勵臺灣年輕人來發展,這對兩岸未來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年輕人價值觀簡單,需要大家多交流多合作,在交流和合作的過程中,其實會發現很多地方有共同之處。尤其是在大陸現在創新創業這樣一個熱潮中,應該多給臺灣年輕人一些機會。”

  “大陸為幫助我們臺灣的年輕人在這裡學習、就業、創業,提供了很多便捷,這樣的步伐我看到是非常快速。臺灣當局2016年對兩岸文教交流關閉了大門,我覺得這是很不妥的行為。所以我經常會透過我們的活動倡導臺灣年輕人來大陸走走看看。”張如君説。

  談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社會融合是首次提出,對此,我是這樣看的,有句話叫‘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兩岸分開那麼久,祖國大陸這三十年經濟高速成長,在經濟融合方面兩岸已經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為了祖國統一,社會融合是必須要走的路。我目前所在的平潭綜合試驗區,就是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的一個實驗田、是兩岸共同家園。” 平潭臺商薛清德説。

  據薛清德介紹,平潭綜合試驗區最近兩年推行“一區兩標”的政策,就是在平潭採用兩套標準,一是祖國大陸標準,一是臺灣標準,“在‘一區兩標’的情形下,臺灣的建築、旅遊、醫療等從業人員只要拿著臺灣的證照就可在平潭登記執業。再比如説從事貿易的,要進口臺灣的酒,只要拿著臺灣的檢驗檢疫證明,來到這邊就不需檢驗檢疫了,採認臺灣的檢驗檢疫標準,這些就是高度的社會融合的一個體現,未來也希望平潭的這塊實驗田成果好了以後可複製到整個大陸。”

  在河北廊坊創業的臺商張學禮表示,“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將把臺灣人民的生活、工作、學習及一切方面都納入同一個生活圏,以後臺灣同胞會越來越自然地認為,在大陸生活工作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再多的意識形態也無法阻止生活的便利和需要。未來人民在臺灣省生活得不舒服,可以自由選擇到其他省生活,幾乎感覺不到障礙。(完)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