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學者:蔡英文失去美國靠山 經濟靠大陸安全要自負

2016年11月10日 10:45:18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據香港中評社11月10日報道,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裏,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對此,臺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周志傑表示,特朗普上臺將走向先內後外、貿易保護與安全外包,亞太區域安全與美國大陸臺灣的關係將出現結構改變,蔡英文當局在兩岸關係上可迴旋的空間明顯限縮。

  周志傑表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對外有兩個主要政策抓手,一是貿易保護,二是安全外包,從這個兩個主軸看對美國大陸臺灣關係有幾個評析:

  第一,貿易保護,將使美國過去8年來對外經貿路線出現結構性的轉變。這對大陸而言,是一個重要機遇。中國大陸若延續杭州峰會基調,當特朗普向內看、強調保護與孤立主義的同時,在世界經貿秩序中高舉自由化的大旗,中國大陸至少在未來一、二年內,會提升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

  美國已無意再推TPP,甚至對貿易往來國設下更多的關稅避壘,這對出口導向的地區及國家,例如臺、韓、日、澳、東南亞國家,未來將更倚賴中國大陸市場。這也凸顯了臺灣在短、中期內不能失去大陸市場,以及對東亞市場的依賴。

  對臺灣而言,這個情勢發展對靠向美、日的蔡英文當局不利。特朗普在經貿上不要TPP,不走雙邊主義,這明顯限縮了蔡當局施展對外經貿戰略迴旋空間。東南亞國家、澳洲,未來也都會更看重大陸市場及其一帶一路政策,大陸對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共同參加,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與這些國家的影響力會愈來愈強,蔡當局的“新南向”政策,也更沒有施力點了。

  周志傑指出,蔡英文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形勢壓迫使蔡當局面對大陸調整兩岸政策,改弦更張,趨向“九二共識”;另一個是蔡英文承受更巨大的壓力來維持東亞內需市場及區域合作,促使臺灣進一步向日本取暖,在經貿上一起合作前進東南亞。

  第二,安全外包,即美國對盟國管理的思維上,在軍事安全部分,要求盟國要分擔更多責任,要加重盟國自己的防禦成本。特朗普版的亞太再平衡路線,雖不致撒手不管,但對臺、日、韓都會造成一定程度影響。

  周志傑認為,蔡英文已經少了美國這個靠山,眼前要面對的形勢是經濟要靠中國大陸、安全要自負的兩大難題,鋻於特朗普上臺的不可預測性,對前述這些問題,蔡當局都要重新的評估,兩岸問題還是要回頭重新面對大陸,如果不能與大陸建立互信,兩岸關係的未來則並不樂觀。

  2016年美國大選結果已塵埃落定。據臺媒此前報道,臺灣政治大學外交係教授黃奎博9日提出“四不一沒有”呼籲蔡英文當局,不管誰當選美國總統,都“不要有遐想、不要躁進、不要選邊、不要妄自菲薄”,稱“美國不太可能在涉臺議題上與大陸對著幹”。黃奎博稱,“臺灣不要躁進,不要覺得希拉裏重返亞太,特朗普普主張加強美國國防,就見縫插針;也不要選邊,蔡英文比較希望希拉裏當選,如果選邊站可能4年後出現苦果。” 【環球網報道 記者 齊瀟涵】

[責任編輯:張曉靜]